必威体育平台

欢迎您访问襄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今天是: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 发改动态
必威体育平台召开新闻发布会聚焦全市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大讨论活动
信息来源: 襄阳日报    发布时间:2022-12-16 16:12

时 间:

2022年12月14日下午

主 题:

加快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助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勇

嘉宾:

市委副秘书长李凌

襄阳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桂全宝

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朱冬林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陈建斌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秦双斌

新闻发布会现场。

大讨论活动?征集到“金点子”1200余个

12月14日,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聚焦必威体育平台开展的“加快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助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市委副秘书长李凌在介绍大讨论活动开展情况时表示,据不完全统计,全市85家市直单位、402家事业单位、10家国有企业共计3.5万余名党员干部职工参与了大讨论活动,从全国各地征集到各类“金点子”1200余个。

李凌表示,大讨论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在襄高校通过开展中心组学习、支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方式参与讨论,人人发言谈体会、谈认识、谈感想、谈建议,效果很好。市直媒体开设了《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大讨论》专题专栏,围绕“干什么”“从哪干”“干成什么样”等议题,以消息、专访、侧记、评论等多种形式呈现大讨论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在全员讨论的基础上,市级层面还组织开展3次专题研讨进行“思想碰撞”,邀请有关部门、相关领域专家、企业家代表、“两代表一委员”等开展现场交流,谈现状、谈问题、谈对策,广纳贤言,群策群力,凝聚共识。还开展“金点子”征集活动,浙江乐清市委党校的巨南、襄阳汇捷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的陈锡林、在深圳峰米科技有限公司工作的襄阳人高培基,都结合襄阳实际提出了“金点子”。

“大讨论的着力点,在于瞄准工作短板、找到方法路径、完善政策举措。”李凌表示,必威体育平台对收集的意见进行了梳理,主要集中在交通物流、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三个方面,这些意见建议对于襄阳加快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具有启发性,后续将由发改、交通、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进行研究和转化运用。

襄阳日报社:持续为大讨论活动造势升温

“襄阳日报全媒体平台从8月22日起,就启动了大讨论活动宣传。”在12月1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襄阳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桂全宝表示,撰写系列评论、策划专版专栏、报道讨论热点、推出“一把手”访谈……这些对大讨论活动的宣传,激发了全市干部群众深入思考的热情,有力助推了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桂全宝表示,大讨论活动开展以来,襄阳日报社成立以社长、总编辑为双组长,以报社骨干为主要采编力量的报道专班,迅速拉开宣传大讨论活动的序幕。8月25日,《襄阳日报》《襄阳晚报》共同推出《加快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助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专栏,浓墨重彩报道大讨论活动反响,市直部门负责人、企业老总、高校教授、业内专家、社区工作者等畅所欲言、建言献策。此外,还组织撰写“本报评论员”文章8篇,引领全社上下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推动市委决策部署上来。

在开展“一把手”访谈时,襄阳日报社把目光聚焦到各地各部门的实际行动上来,推出《持续放大交通优势 激发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推动“三链”深度融合 打造万亿工业强市》等系列稿件,反映了各地各部门围绕加快推进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依托交通优势做大做强物流链供应链产业链等主题,谈优势、找短板、定措施、促发展,让全市上下对“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思路更清晰、路径更明确。此外,记者们还及时跟进职能部门的具体行动,持续为大讨论活动造势升温。

立足广度和互动性,襄阳日报社“两微一端”对大讨论文章进行集纳式推送和展示,发布“金点子”有奖征集活动启事,吸引网友积极参与。汉江网拍摄制作了《这场大讨论,你不该来说点啥?》创意短视频,浏览量达100多万。拥有300万粉丝的襄阳日报微博平台,设置“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讨论话题,吸引网友关注互动、建言献策。

“当好擎旗手,吹响冲锋号,全力为‘加快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助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鼓与呼。”桂全宝表示,襄阳日报社将聚焦完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与发改、交通、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通力合作,深入建设现场,采写报道呼南高铁襄荆段、刘集机场飞行区改扩建、唐白河航运开发等项目建设情况;聚焦大力发展多式联运,采写必威体育平台以公铁联运为重点,建设襄阳铁路物流基地、传化公路港物流园区、汉江流域水铁联运物流枢纽等一系列重大举措;聚焦加快推进“交产城”融合发展,采写必威体育平台大力发展临站经济、临空经济、临港经济,加快建设“高铁新城”、临空物流园区、襄阳港等一系列火热实践,为大力推进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襄阳篇章贡献媒体力量。

市发改委:有效发挥综合交通枢纽??对做强产业的支撑作用

“全面深化对襄阳发挥好交通优势重要性的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上来。”在12月1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朱冬林表示,通过“加快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助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吸收了来自社会各界的真知灼见,发改部门对襄阳未来发展方向有了更明确的思路。

朱冬林说,通过大讨论活动,发改部门形成了共识,那就是紧扣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聚焦打造“交产城”融合互促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这一战略目标,在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基础上,锚定2025年全市经济总量突破7000亿元、2035年经济总量突破1.6万亿元的目标,有效发挥综合交通枢纽对做强产业的支撑作用,推动交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

朱冬林表示,要全力建设万亿工业强市,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强市”不动摇,促进交通物流与工业园区、产业集群无缝对接、融合发展,加快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推动产业转型、动能转换,构建“144”产业集群,建设国家智能制造基地、先进制造业集聚地。

朱冬林说,要高标准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补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短板,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交易市场建设新模式,积极参与全国农产品流通骨干网建设,建设集种植养殖、精深加工、仓储、冷链物流、市场交易于一体的全国农产品集散中心,创建全国农产品交易储备中心。通过完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助推必威体育平台粮食、生猪等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

“必威体育平台还要突破性发展以物流业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朱冬林说,要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建设襄阳铁路物流基地、浩吉铁路物流园区,推进传化公路港等物流园建设,提升小河港区泊位生产能力,促进自贸片区与综保区、临空区、临港区等联动发展,推动9条外向物流通道常态化运行。加大物流市场主体培育力度,扶持本地龙头物流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中小物流企业结成物流联盟,大力招引国内外知名货代、货运、报关、结算、跨境电商、供应链管理、快递等头部企业,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辐射中西部的物流服务体系。

市交通运输局:为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贡献交通力量

在12月1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秦双斌表示,将全力构建东西南北四向拓展、人物资信四流融合、铁水公空四网互联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放大交通优势,做强交通枢纽,为高质量建设襄阳都市圈当好交通“先行官”。

加快完善铁水公空立体交通网络。铁路方面,建成呼南高铁襄荆段,启动合襄高铁建设,实现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关中城市群核心城市高铁直达;公路方面,建成襄阳绕城高速南段、枣潜高速襄阳北段、襄阳至南漳3条高速公路,新建襄阳至宜昌、襄阳至信阳、襄阳至南阳、老河口至南漳4条高速公路,完成207国道绕城改线,彻底解决过境交通与城市交通干扰的问题;水运方面,建成雅口、新集枢纽,改造王甫洲船闸,贯通千吨级航道,推进唐白河航运开发,加快襄阳港建设,打造汉江黄金水道;航空方面,加快提升机场保障能力,新开航线,加密航班,优化时刻,提升服务,适时开通国际包机航线。

持续构建高效便捷的客货运输服务体系。统筹考虑高铁、民航、长途班线与城市交通的无缝衔接,深入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持续扩大公共交通覆盖范围;加快建设公铁联运枢纽、铁水联运枢纽、公路物流枢纽,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组织模式和物流装备,抓好多式联运,培育龙头企业,提升物流运转效率,助力物流降本增效。

大力推进交产城一体化融合发展。以高品质的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服务环境为基础,持续打造“圈层拓展+站城融合”的枢纽经济新模式。结合襄阳都市圈发展规划,统筹客运枢纽站内站外、地上地下空间复合利用,坚持“站区、景区、商务区、生活区”融合发展,适度拓展车辆租赁、旅游集散、文化休闲、购物餐饮等功能;推动枢纽发挥集中采购、区域统一分拨、城市功能配送等综合效应,引导生产制造、商贸流通、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等企业向物流枢纽集中,真正将物流枢纽转化为枢纽经济。

市发改委:着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突破性发展

“要把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首先要把交通优势转化为供应链物流优势。”在12月1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朱冬林表示,发改部门将以畅通供应链物流为重要目标,以打造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两个“国牌”为抓手,着力推动以物流业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突破性发展。

朱冬林介绍,在创建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方面,必威体育平台正在加快实施刘岗货场、刘岗车站轿运中心货场改扩建项目和郜营进出口集装箱货场专用(公路)建设,完善物流枢纽基础设施;正在全力推进中国(襄阳)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完善襄阳自贸片区跨境电商产业园服务功能,增加跨境电商物流配套服务功能,争取尽早建成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在创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方面,必威体育平台将加快推进竹叶山冷链物流基地、襄阳高新区冷链产业集成中心、新合作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好邻居冷链物流等项目建设。

“加大向上汇报衔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朱冬林表示,发改部门将切实打通“交产城”融合发展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把“交通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胜势”落实到政策、项目、资金上,以交通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市交通运输局:加快建设“五枢纽五园区”

在12月1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秦双斌介绍了《襄阳市现代物流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落实落地工作举措。

优化空间布局。围绕“五枢纽五园区”,加快建设高新区公铁联运枢纽、小河港铁水联运枢纽、樊西公路物流枢纽、唐白河港多式联运枢纽、刘集航空枢纽等五大物流枢纽;加快建设浩吉铁路襄州北站物流园、襄州双沟农副产品物流园、东津综合物流园、襄城余家湖物流园、襄州经开区电商快递物流园等五大物流园区,为“交产城”融合发展提供现代化、标准化、便捷化的物流服务。

完善集疏运体系。建设小河港区至浩吉铁路专用线、至207国道专用公路;建成河谷港区至316国道疏港公路、浩吉铁路襄州北站至207国道专用公路;规划建设唐白河港区及刘集机场周边路网。

培育龙头物流企业。引导浙江传化、浩吉铁路、省港口集团、中通等市场主体发挥龙头作用,培育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本地物流企业与国内外物流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提升核心竞争力。

优化物流组织模式。加快发展铁水联运、陆空联运、江海联运等物流组织模式,推广应用现代物流标准设施;加快培育具备跨方式组织资源、提供全链条服务、承担全程责任的多式联运主体;引导发展“一次委托、一次付费、一次保险、一次结算、一单到底”的服务模式;全力发展铁水公空多式联运,深入推进运输结构调整,打造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加快推进“交产城”融合发展

在12月1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陈建斌表示,将高质量编制襄阳都市圈发展规划,强化要素保障,引导产业落地,加快推进“交产城”融合发展,全方位提升城市能级。

陈建斌表示,襄阳交通优势明显,产业基础深厚、门类齐全,城市环境基底优越,资源承载力强,有利于“交产城”融合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交通优势转化不够、产业层级不高,中心城区集聚功能不强、能级不高、辐射力不足等短板。

据介绍,结合相关规划,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出五大发展战略:推动“交产城”融合,增强城市交通联结力;优化产业体系,提振城市经济带动力;实施创新驱动,提升城市创新引领力;加快聚能提质,提高城市能级辐射力;强化文化赋能,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陈建斌表示,未来还将通过强化站城融合、提升枢纽辐射网络、建设“三江五岸”滨水生态绿道等措施,畅通中心城区内部交通;围绕城市核心功能,做好“一枢纽两基地三中心”空间规划落实;聚焦职能职责,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引领作用,满足公路、铁路等重大交通项目需求,结合“三区三线”划定,保证项目落地,有效促进比亚迪、传化港等“交产城”融合项目落地实施。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构建“一轴三环九放射”城市骨架路网

在12月1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陈建斌介绍了襄阳综合交通规划编制情况以及开展的工作举措。

陈建斌介绍,为畅通城区交通、方便群众出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了襄阳综合交通规划专项研究。经过多次现场调研、广泛征求意见以及专家深入论证,提出了构建“一轴三环九放射”城市骨架路网,打造“外快内畅”的城市交通网络。

首先,以站城融合为导向,规划构建以刘集机场、襄阳东站、襄阳站为主的“三主三辅”客运枢纽,承担城市对外交通核心功能,优化公交车、行人流线组织,推动枢纽内部无缝衔接,实现客运换乘“零距离”。其次,以通勤化为目标,加快枢纽快速化集散道路建设,推进环线提速工程,打造“半小时交通圈”;逐步打通襄津大道等“断头路”,高标准推进交通性干路系统建设,畅通城区主要堵点,开通快速公交线路,建设停车场;新增汉江路、华强路、汉广大道过江通道,对汉江路、邓城大道、苏岭路等城市道路进行改造,按照准快速路的标准建设城市内环,远期对大庆路、航空路、南山路等重要节点进行立交化改造,提高通行效率。

陈建斌说,经过建设,目前东西轴线(襄江大道)已建成通车,向东可延伸到已建成通车的城市东外环;城市外环南段已基本建成,拟于年底通车;正在建设卧龙大道、大力大道、富康大道高架桥、路口立交桥等,届时将实现城市中环全线无红绿灯,城市内部交通将进一步畅通,城区联系将更加密切,群众出行也更加方便。


 
 
襄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 地址:襄城区铁佛寺路57号(原襄阳市广播电视大学院内) 联系电话:0710-3534576 邮编:441021
派驻纪检组电话:0710-3511289  E-mail:zxjgjjz@163.com  地址:襄城区荆州街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206000040 鄂公网安备:42060602000370号 鄂ICP备19012107号 网站地图
总编辑:朱冬林 责任编辑:高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