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威体育平台

欢迎您访问襄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今天是: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 规划信息
襄阳市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信息来源: 襄阳市政府网站    发布时间:2021-10-25
索引号: 011158671/2021-28215 分类: 劳动就业
发布机构: 市发改委 公开日期: 2021-10-25
标题: 襄阳市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文号: 主题词:
生效时间: 终止时间: 来源: 襄阳市政府网站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襄阳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新征程、推进高质量发展和聚力“五城共建”的重要时期。构建富有创新活力、彰显襄阳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特色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促进服务业增强功能、优化布局、拓宽领域、提高质效,是襄阳调整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动能、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襄阳抢抓产业技术革命机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扩能提质增效的重要任务,是襄阳顺应消费结构升级、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需求、建设民生幸福城市的迫切需要。为推进“十四五”时期襄阳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依据国家、湖北省关于服务业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和《襄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总体要求,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襄阳市始终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抓手,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着力在发展提速、比重提高、质效提升上下功夫,服务业发展总体呈现能级提升、结构优化、质效提高的良好态势。

1.服务业贡献显著提升。“十三五”期间,全市服务业经济稳步增长,整体规模迈上新台阶。2019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2020年受疫情严重冲击,服务业增加值仍达到1984.83亿元,五年间年均增长6.0%,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从2015年的31.2%提高至2020年的43.1%,五年间大幅提高11.9个百分点,提高幅度高于同期全省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7.9个百分点,服务业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长期以来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发生改变,形成了二三产业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2019年末,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平均营业收入为5753万元,比2015年末增长72.1%,年均增长14.5%。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利润率达到20.87%,比2015年提高6.63个百分点,2019年末,全市第三产业就业人员达131.29万人,占就业人员总数的37.36%,高于第二产业14.19个百分点,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

2.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以金融、物流、信息、科技、商务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金融服务功能增强,“十三五”以来全市新引进和成立银行机构2家、证券公司9家、保险公司3家,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下沉营业网点55个,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到31家、保险机构发展到52家、专业保险中介机构发展到38家。2020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59.59亿元,较2015年增长49.4%,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8.1%;物流业集聚发展态势良好,樊西综合物流园、双沟农产品物流园、金鹰重工物流园等相继建成投入运营,成功创建国家级物流园区1家、省级物流园区2家,物流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襄阳市成为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信息技术服务业加快发展,2020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4.9%,比2015年提高2.6个百分点,5G、云计算等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华为、移动、电信等近10个大数据中心落户襄阳,5G基站建设规模居湖北省第二,“襄阳云谷”成为全省信息化支撑平台,襄阳市成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城市、全国首批区块链服务网络技术创新基地。以商贸、旅游、健康养老等为主的生活性服务业稳步提升。城乡商贸稳定发展,2020年,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7.3亿元,比2015年末增长28.7%,年均增长5.2%,襄阳市成为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旅游发展成效明显,2020年全市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达到4074.32万人次和256.14亿元,古隆中景区成功创建5A,九路寨、香水河、唐城、尧治河、汉城、白水寺等景区成功创建4A,5A、4A和3A景区分别达到1家、8家和24家,襄阳市成为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养老服务、家政服务、健康服务等产业功能建设不断提升。电子商务、文化创意、检测认证、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1家、湖北省2020-2021年度电商示范基地3家、湖北省2020-2021年度电商示范企业6家,省级以上电子商务示范县(市)实现全覆盖;襄阳高新区成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路21号创意园被评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湖北尧治河集团文化产业基地等3家被评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独角兽企业优客工场入驻襄阳创业大街等,樊城区获评“2016年度中国中小城市创新创业(双创)百强区”。

3.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服务业五年累计投资达6759.3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46.1%,比“十二五”提高1.9个百分点。南国城市广场、天元四季城、汉水华城、乐福天下、吾悦广场等商业综合体、传化公路港物流、好邻居智能化物流中心等相继建成运营,东津民发世纪广场建成,即将开业运营,樊西市场集聚区初步建成,成功引进以中豪国际商贸城为代表的八大市场主体,商贸物流辐射力显著增强。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成功引进中国电信“互联网+创新创业”产业园、苏宁易购广场、海底捞、网易襄阳、58同城、绿地铂骊酒店、CGV星聚汇影城等一批知名商业品牌。服务业平台载体建设进一步推进,已形成襄阳市高新开发区汽车物流园、襄阳古隆中文化园、襄阳文化产业园、樊西新区现代商贸物流园、襄阳高新区高新技术服务产业园等省级现代服务业示范园区,服务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4.发展环境日益改善。成立了现代服务业领导小组,建立了现代服务业发展基金,相继出台了《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形成了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支持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浓厚氛围。体制机制改革卓有成效,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有效激发了服务市场主体活力,全市服务业注册企业42.72万户,占全市注册企业的85.4%。试点示范取得新成绩,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襄阳片区(以下简称“襄阳自贸片区”)高水平开放,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襄阳—宁波”国际货运铁海联运、襄西欧等外向国际物流大通道达到9条,西连、东进、北挺、南拓的外贸物流大格局基本形成,襄阳机场临时开放圆满成功,实现国际商用飞机直航。襄阳成为全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二)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襄阳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上升期、转型发展的攻坚期、提质增效的关键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必须认清发展新形势、凝聚发展新共识、厚植发展新优势、培育发展新动力。

1.襄阳服务业发展迎来新机遇。从国际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襄阳加快服务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技术和动力支撑,制造业服务化将推动研发设计、系统集成、融资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平台化有利于催生更多“互联网+传统产业”的新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增长空间,服务投资贸易全球化将拓展襄阳服务业发展空间。

从国内看,中国已经进入服务经济时代,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有利于襄阳构建区域性市场枢纽;“十四五”中国人均GDP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随着国民由全面小康迈向生活富裕,以及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消费呈现层次多样化、方式个性化的趋势,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空间;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度协同推进,极大地拓展了服务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服务业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融合化、标准化发展,将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层次、质量和效益;国家进一步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等,襄阳有了进一步改革探索、先行先试的重大机遇,为襄阳服务业开放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区域看,“十四五”襄阳将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和相互促进,向服务型制造和柔性制造转型,将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创造大量需求;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将加速服务内容、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服务网络化、智慧化、平台化,个性化、体验式、互动式等服务消费蓬勃兴起;襄阳市综合保税区成功获得国务院批准,依托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襄阳自贸片区和高效便捷的交通通信枢纽等,襄阳服务业领域扩大开放进入新阶段,服务贸易将快速增长,襄阳服务业发展空间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2.襄阳服务业发展面临新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愈演愈烈,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多,给襄阳服务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襄阳服务业发展还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

发展能级水平不高。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总量低于洛阳市,远远落后于徐州市,占GDP的比重低于全国、湖北省平均水平,与湖北省“两翼”北部列阵的龙头地位和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地位不匹配,对经济发展和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

产业结构不优。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传统服务业占比较大,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金融业等新兴服务业占比较低,尚未成为服务业增长的主体;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服务业内部以及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融合发展不够。

整体竞争力不强。高端服务业规模偏小,知名品牌、龙头企业、高端专业人才缺乏;现代服务业中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没有形成集聚效应,品牌和商业模式创新落后于国内先进城市;服务业发展的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国际化程度不高,有效服务供给不足。

投资力度不足。在基础设施等硬件方面投入不断增加,但在科技、研发等软件投入方面还有所欠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对信息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投入力度较小,对文化、体育、休闲娱乐以及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等投入强度不足,现代技术对于服务业增长的支撑作用较为薄弱。

环境优化不够。服务业领域改革还不到位,市场作用发挥不充分,各种市场要素倾斜度不足,在服务业发展中土地、价格、融资、税收、市场准入等方面没有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服务审批、监管较多,服务不够到位,未形成服务业整体发展的推进机制和合力。

总的来看,“十四五”时期,襄阳服务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应把握机遇,创新思路,主动作为,积极推动服务业体制机制创新,引导服务业全面转型升级,不断优化服务经济结构,促进服务业发展能级、发展水平和服务功能的全面提升,谱写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深化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服务业与制造业、农业创新融合发展为动力,以增强产业功能、提升服务功能、增加有效供给为目标,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发展、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高品质转变,着力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品质,构建优质高效、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服务业新体系,全力打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襄阳样板”,为襄阳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提供重要战略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发展。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服务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提升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平台化、标准化发展水平,构建以创新为引领的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体系。

2.注重融合发展。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农业在更高水平上深度融合,助力建设襄阳国家智能制造基地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制造业生产全流程、全产业链的渗透,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3.加快集聚发展。优化服务业空间布局,完善生产力要素布局,促进“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功能集成”,打造特色鲜明、独具亮点的集聚区和示范区,提升市级重点功能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对全市乃至区域服务业发展的支撑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

4.促进高端发展。围绕服务业提质增效和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升级,更多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美好生活服务需求;促进特色和新兴服务业向知识型和科技型转化,推动服务业向产业高端奋进。

5.推动开放发展。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引资与引技引智并举,主动服务和融入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汉江生态经济带战略,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进服务业市场在更高层次和更宽领域的开放,抢抓国家深入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机遇,全力争取国家试点示范和政策支持,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服务业发展,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最大限度激发服务业发展活力。

6.统筹安全发展。主动应对国内外复杂环境,建立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疫情防控和组织协调机制,适时出台有利于促进服务业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对策措施,增强抗风险能力,高度重视金融等领域的风险防范,引导服务业安全持续健康发展。

(三)发展目标

围绕强产业、强功能、提品质、惠民生,实施服务业提速升级行动,构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体系,推动服务业发展跃上新台阶,建成区域性市场枢纽和消费中心。

——实力提高。到202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250亿元,五年年均增长8%,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46%,服务业综合服务功能大幅提升,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强化,在区域发展中的创新集聚辐射带动功能明显增强。

——结构优化。到2025年,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进一步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多元化、精细化、品牌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新兴服务业总收入进一步增长。服务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在区域领先。

——能级提升。创新服务、要素集聚、资源配置、枢纽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建成汉江流域国际物流中心、汉江流域金融中心、汉江流域文化中心和国家文化旅游名城,形成区域性市场枢纽和消费中心。

——贡献增强。服务业在经济发展、税收增长、吸纳就业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到2025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5%,服务业税收占全市税收总收入的46%,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重达到43%;培育一批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品牌创新的服务业领军企业,打造一批知名服务品牌,服务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

——开放有力。服务业改革开放创新走在湖北省和区域前列,服务业国际化水平提升。到2025年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达到20亿元左右,五年年均增长8%左右,服务经济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

表1??襄阳市“十四五”服务业发展主要指标表

三、构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依托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区域特色和交通条件,整合空间和要素资源,调整优化服务业空间布局,明确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县城和中心镇服务功能,培育壮大服务业市场主体,积极融入“武汉—孝感—随州—襄阳—十堰”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带和“襄十随神”城市群城市生活服务圈,构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一)优化服务业空间布局

按照均衡布局、重点集聚、产业互动、产城融合的原则,加快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特色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特色鲜明、辐射强劲的服务业空间发展格局。重点建设“一区”(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四带”(“四沿”服务业产业带)。

图1??服务业发展空间布局示意图

图2??铁路沿线物流产业带示意图

1.重点发展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核心区

按照“一带引领,两核驱动,四区并进,多点支撑”的空间发展思路,进一步优化调整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全面提升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强化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带动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发展“一带、两核、四区、多点”:

“一带”:即滨江现代服务业集聚带。依江拓展和延伸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空间,打造汉江北岸文化商务带,提升文化生态与高端商务功能;保护性开发汉江南岸文化旅游集聚区,充分释放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依托鱼梁洲、庞公、长寿岛国家湿地公园、月亮湾城市湿地公园,大力发展都市生态观光和休闲度假游。

“两核”:即樊城高端商贸商务区和东津新区中央商务区。

——樊城高端商贸商务区: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现代物流业,打造特色优势领域和市场枢纽,营造高端化、现代化商务办公环境,积极培育总部经济、商务服务、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态,做大做强区域服务经济品牌。

——东津新区中央商务区:大力推进行政中心、市民中心、文化艺术中心、金融中心、医疗中心、会展中心等功能组团和高品质载体建设,着力集聚一批能真正体现区域现代服务功能的国内外优质资源,提升在全市现代服务业格局中的发展能级与地位。

“四区”:即襄城文化旅游集聚区、襄阳高新区高新技术服务集聚区、襄州生产性服务集聚区、鱼梁洲生态休闲集聚区。突出不同服务功能在各个区域的合理配置,充分挖掘各集聚区产业基础和资源特色,实现差异定位、联动发展。

“多点”:即加快形成城市主副商圈。推进襄阳西现代综合物流园、襄阳北国际物流园、小河临港物流园、襄阳东农产品物流园四大物流园区;积极建设庞公创意休闲板块、东津教育培训板块等新兴服务业集聚区。

2.重点发展“四沿”服务业产业带

充分利用襄阳丰富的自然资源、交通基础设施优势,围绕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重点发展汉十沿线现代服务业产业带、汉江沿江物流和旅游带、麻竹沿线生态旅游带、铁路沿线物流产业带。

——汉十沿线现代服务业产业带。以汉十高速沿线襄阳高新区、东津新区以及枣阳、襄州、襄城、樊城、老河口、谷城为功能载体,以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数字产业、汽车服务、文化创意等为主体,打造汉十沿线现代服务业产业带。

——汉江沿江物流和旅游带。依托长江经济带和汉江生态经济带,以汉江沿线老河口、谷城、襄城、樊城、襄州、宜城重要城镇为节点,推动汉江航运开发,加快汉江沿江港口物流布局,构建通江达海的物流大通道;依托汉江自然资源禀赋,绿化亮化美化汉江两岸,打造汉江百里画廊,构建汉江生态观光旅游带。

——麻竹沿线生态旅游带。以麻竹高速沿线枣阳、宜城、南漳、保康生态旅游资源为抓手,大力开发以山水游玩、花季观赏、田园休闲、康养度假等为主的生态旅游,打造沿麻竹生态旅游带。

——铁路沿线物流产业带。以襄渝铁路、焦枝铁路、浩吉铁路和汉十高铁、郑万高铁为依托,沿线在襄州、东津、宜城、谷城、南漳、保康等站点布局物流设施,打造铁路沿线物流产业带。

(二)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

增强中心城市服务业集聚效应和辐射能力,明确城区服务业功能定位,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对区域产业升级的支撑能力,加强现代商贸、旅游休闲、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等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宜居度和吸引力。

1.襄城区服务业发展重点

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和山水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以文化旅游、大健康、商贸服务、休闲娱乐、影视创作、数字产业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突出做活古城和山水文章,加快历史文化核心展示区建设,系统推进古城古街古巷等历史文化风貌的恢复与展示,加快精致城市和教育、医疗、品质小区等功能建设,努力建成要素和产业配套完备、体验和互动文化丰富、品牌和项目建设闻名的全域旅游核心示范区;做优“襄城八点半”夜经济品牌,大力发展夜食、夜游、夜购、夜娱等夜间消费,推动夜间经济繁荣发展;促进襄阳隆中文化园、襄阳文化产业示范园功能持续完善,加快余家湖物流园、襄阳卧龙电商创业谷、庞公中央商贸区等项目建设,创建一批知名服务业企业和服务业品牌,形成一系列附加价值高、科技含量高、关联程度高的现代服务产业链,打造国内外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2.樊城区服务业发展重点

突出发展商贸物流、绿色物流快递、科技服务、电子商务等产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以现代商贸、文化创意等产业为主导,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引入服务业领域的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建设辐射力强的专业市场集聚区,加大樊西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力度,提升樊西市场集聚区辐射带动力。重点推进国家级现代商贸物流示范区和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建设,同步提升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加快形成辐射汉江流域、服务中西部、对接全国、联通世界的市场枢纽,打造功能强劲的区域性市场枢纽和汉江流域消费中心城区。

3.襄州区服务业发展重点

重点发展以现代物流、现代商贸、数字产业、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服务业规模,构建优质高效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优先引进和培育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项目落地,加快建设综合物流园区和专业化物流中心,构建绿色物流、智慧物流、工业供应链、商贸供应链、国际跨境物流、多式联运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和城乡一体化共同配送网络体系,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强化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支撑作用,实现电子商务助推农产品、工业品跨境贸易新格局,依托襄州田园城市特色,加快发展全域旅游,策划旅游精品线路,加快打造区域性生活消费品中心。

4.襄阳高新区服务业发展重点

大力推进现代物流、科技服务、软件信息、电子商务、服务外包、检验检测、金融服务、大健康、商贸服务和文化旅游等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工程,依托新城新区建设,坚持产业联动发展,加快推进产业分工的深化和细化,形成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为支撑、互动共赢的格局。充分应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集聚各类创新资源,发展新型服务业态。加快服务业提速升级步伐,推动襄阳自贸片区完善产业布局,激发发展活力,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提高服务业信息化、国际化和集聚化水平,培育和建设一批全国知名服务业企业,努力建设国家级现代物流基地、全国重要的研发设计基地、国家级云计算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发展智慧物流、多式联运,打造中心城市生产服务业核心区承载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承载区。

5.东津新区服务业发展重点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创意、高端商务、冷链物流、襄阳云谷、休闲娱乐、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发展能级和竞争力。实施文旅产业大提升工程,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坚持高水平建设文旅景区和设施,促进景区提档升级,充分挖掘古镇文化旅游、环鹿门寺历史宗教旅游、华侨城都市旅游、滨江生态景观旅游等核心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内涵,逐步提升旅游景点知名度,塑造文旅品牌;围绕建设“商贸服务业强区”目标,着力建设汉江流域商业功能区、区域性电子商务中心;加快襄阳市中医医院东津院区、湖北省鄂西北(襄阳)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等项目建设,形成多元化医疗卫生集群,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引领作用;大力建设会展平台工程,加快启动华润置地会展文创综合体等项目,积极举办省、市会议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节庆活动等,打造中心城市中央商务区和区域性医疗中心、文化艺术中心、会展中心。

6.鱼梁洲服务业发展重点

依托特色文化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加速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全力推进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加速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依托中央生态公园、环岛滨水景观带建设,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发展生态体验项目,积极开发亲水体验和水上游乐项目,树立特色旅游品牌;提升特色商贸服务业,充分发挥区内生态、商贸、人文等优势资源,改造提升现有商贸区,引导新型商贸业态发展;积极筹划富有襄阳地域文化特色、产业特色和生态特色的文化节会;凸显城市生态绿心、汉水文化核心区、旅游休闲度假区的地位,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和休闲旅游功能,打造中心城市生态旅游休闲区。

(三)增强副中心城市服务功能

促进副中心城市与中心城市产业对接,积极承接中心城市旅游、休闲、养老等服务需求,利用中心城市服务资源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副中心城市集聚产业、服务周边、带动乡村的重要作用。

1.增强枣阳副中心城市服务功能

依托便捷的交通优势、优美的田园风光和较好的产业基础,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商贸服务、电子商务、科技服务、文化旅游、数字产业、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推进教育、医疗、文化、康养等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和供给能力。促进商贸业提质升级,加强中心城区、汉文化文旅、消费休闲和高铁新区“四大商圈”建设,加快万达广场、大汉茂购物中心项目进度,完善商业综合体功能,推进传统商贸向主题型、体验式、智慧化商业中心转型;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工业品物流、商贸物流、冷链物流,促进物流业向专精特转变,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现代物流节点城市;大力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促进历史文化和自然山水生态景观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帝乡文化,推进汉城、白水寺等4A级精品景区提档升级,加快推进吴店镇光武故里特色小镇项目,开展旅游名镇、名村、名街创建活动,举办“千古帝乡·花海枣阳”等旅游推介活动,提升旅游集散服务功能,打造汉文化研学游和生态田园游目的地。全面拓展城市设施服务功能,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补齐高端商旅酒店、品牌卖场、特色步行街等地标商圈、地标建筑短板,提高服务业竞争力和美誉度,提升枣阳城市影响力和带动周边产业发展的能力。

2.增强河谷组团副中心城市服务功能

加强河谷协同工作机制建设,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全要素、全产业链、全地域为思路,强化河谷服务业协同发展与错位竞争,重点发展商务服务、现代金融、电子商务、智慧物流、研发设计、生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以河谷新城为核心,加快谷城“北进东拓”、老河口“南进北延”,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商圈格局,提升整体商贸流通现代化水平,完善城乡一体的市场流通体系。进一步加快电子商务发展,促进电子商务与产业融合发展,支持河谷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和电商小镇建设,完善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培育农产品网销品牌。推动文旅产业发展,以生态文化旅游综合体建设为目标,以汉水为纽带,加强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河谷汽车营地项目建设,利用生态资源和本土文化资源,建设生态旅游、工业旅游、农业休闲旅游等多种特色旅游带。加强与周边区域的联动发展,成为武当山、古隆中、丹江口水库等重要旅游景区的中转地,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知名生态旅游度假区,提升带动周边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促进区域消费的服务功能。

(四)突出县城和中心镇服务业特色

抢抓国家推进以县城为主的新型城镇化机遇,加快发展县城和中心镇生活性服务业和具有名镇特色的服务业。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原则,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着力发展特色鲜明、主业突出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培育服务业新的增长点。

在产业集群比较发达的县城和中心镇,规划建设新型专业市场、物流园等服务业集聚区,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在生态环境、文化遗址和文物古迹方面具有优势的县城和中心镇,发展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积极发展商贸、商务、社区服务、养老服务、体育健身、公共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集中建设一批特色商业载体项目,支持社区建设生活配套服务设施,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和档次。以产业为核心支撑,融合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着力打造一批旅游名镇、康养小镇、商贸小镇、物流小镇、茶旅小镇、高铁小镇等,全面提升县城和中心镇综合服务功能。

1.推动宜城市服务业特色发展

大力提升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文化旅游、商贸服务、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依托汉江纵贯的独特优势,打造集港口发展、郊野公园、体育比赛等功能于一体的沿江现代服务业发展带。沿蒙华铁路,围绕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港口等,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以小河镇、王集镇、郑集镇为核心,整合莱公山等一批有基础的康养基地和文化资源,推动文化旅游和康养产业融合发展;以流水镇、板桥店镇等为核心,积极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开发一批田园式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着力发展乡村旅游;以刘猴镇、孔湾镇为核心,以户外运动、山林运动、休闲旅游、水库运动等为主题,打造望山亲水休闲运动养生于一体的户外运动体验品牌。

2.推动南漳县服务业特色发展

大力发展以文化旅游、现代商贸、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等为主的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培育生活性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重点发展电子商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信息技术服务、冷链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产业,巩固壮大研发设计、人力资源服务、检验检测、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南漳特色农产品,积极打造电商小镇和电商特色村,争创“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利用南漳地上文物大县的优势,充分挖掘南漳作为荆楚文化发祥地、卢戎国封侯地、战国纵横家鼻祖鬼谷子隐居地、和氏璧故乡以及水镜先生隐居地的文化价值,依托南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农旅融合”新模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旅游,打造和创建“荆楚文旅名县”,依托2个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1个省级旅游名镇、3处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和56个美丽乡村,唱响“心氧氧·去南漳”旅游品牌,打造区域旅游目的地。

3.推动保康县服务业特色发展

以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重点发展现代商贸、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旅游休闲等产业,积极发展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服务外包、健康养老等新兴服务业。依托九路寨生态旅游区、五道峡山水风光旅游区、尧治河红色旅游区等重点景区,打造精品旅游路线,推动旅游休闲业发展,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完善镇域商圈建设,以城关、后坪、马桥、马良等乡镇为核心,建设高档酒店、农家乐等,推动发展餐饮、文化娱乐、美容保健,促进县城中心农贸市场、楚天农贸市场改造升级以及建材等专业市场建设,促进现代商贸业提档升级;着力构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协调发展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重点建设一批集养生保健、康复治疗、休闲娱乐、健康体检、旅游养老等于一体的健康养老服务品牌,稳步推进健康养老业;大力推广“实体经济+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的产业发展模式,推进线上线下市场融合发展。

四、构筑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体系

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要,加快服务业规模扩张、业态优化、能级提升,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向多样化精细化品质化升级,优化服务结构,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品质,持续提升有效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加快建立与创新驱动发展相适应、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发展相融合、与城市发展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新体系。

(一)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规模化、高端化水平

1.现代物流业

围绕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加快建设国家重要的铁路运输枢纽、公路运输枢纽、区域性航空服务中心、汉江航运中心、汉江流域国际物流中心和鄂西北快递分拣中心,实现铁水公空多式联运高效发展。到2025年,实现铁路和水路货物运输量增加50%以上。

构建“一核引领、四港驱动”的物流产业空间布局:

“一核”:襄阳市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以襄阳国际陆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湖北鄂宁苏宁物流有限公司为主导,依托襄阳国际陆港物流园和苏宁襄阳智慧零售电子商务项目(一期)建设襄阳市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继续加快建设和完善襄阳综合交通网络;加快整合区域物流基础设施、信息化服务资源和企业资源,构建起“核心平台+支撑体系”的物流枢纽运营服务大平台;加快延伸和完善铁海联运、公铁水联运、公空联运等多式联运体系,构建快捷高效的物流大通道;着重补齐襄阳物流业发展短板,不断加宽延伸产业物流服务链条,着力推动物流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完善物流供应链体系,搭建电商创新、综合创新支撑、产业级创新协同、城市级产业创新保障等平台。将襄阳市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打造成“一带一路”重要国际物流节点、汉江流域多式联运示范基地、鄂西北新一轮对外开放门户枢纽、鄂西北生产型供应链创新平台、襄阳枢纽经济发展新引擎。

“四港”:铁路港区、公路港区、水运港区、航空港区。铁路港区:以国际陆港多式联运中心为核心,依托浩吉铁路分解站,在襄州区伙牌镇规划建设物流铁路港,打造以棚车运输为主的铁路物流园,承接钢材、粮食、木材、石化、煤炭、集装箱等大宗货物集疏运输,提供公铁、铁水多式联运服务。公路港区:以传化公路港为中心,整合、承接公路物流资源,干线运输实现襄阳点发全国,湖北省内各区县点点通达,主要承担日用百货、五金家电、建材化工等运输服务,推进天济、淘大集、新合作冷链等物流中心建设,发挥公路运输优势,打造以商贸、电商快递为主的综合性聚集园区。水运港区:以襄阳港的主要港区唐白河港、小河港和余家湖港区为中心,充分发挥水运比较优势和汉江“通江达海”的航道优势,以集装箱水路运输为重点,承接煤炭、砂石料、矿石、化工等大宗物资物流服务,直接服务于襄阳高新区各产业园区,辐射周边河南南阳等地区。航空港区:以襄阳临空经济区为中心,依托刘集机场,主要提供新材料、高端电子产品和生鲜食品等航空货运服务。通过与快递公司合作,谋划开通货运专线,建设快递航空货运区域分拣中心,促进快递业与电子商务、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以“枢纽+专业化场站/配送中心”建设为重点,发挥国家干线铁路网作用,完善铁路运输站场及集疏运体系,推进浩吉铁路物流园、自贸区铁路物流园等铁路物流园区建设,提升铁路货场服务能力,实现列车整列到发。结合空港申报建设一类航空口岸,积极拓展航空物流,发展国际货运包机业务,开辟国际航空货运新通道。加快建成雅口、新集枢纽,推动王甫洲枢纽改造,提升汉江通航能力,积极推动小河临港物流园、唐白河临港物流园建设,大力发展汉江航运。整合物流园区,提升专业服务功能,引导同济堂、义诚和大石桥等物流园外迁,逐步向襄阳西片区聚集,利用传化公路港优质资源,进一步优化完善公路物流港,形成以襄阳北传化物流园为核心的公路物流聚集区,促进公路物流转型升级;引导城区铁路站场业务逐步向外转移,积极与襄阳综合保税区多式联运中心、襄阳中车物流园开展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整合铁路资源,强化多式联运服务功能,促进铁路物流转型升级;引导四季青等园区通过业务合作、转变服务功能等方式,解决农副产品运输分散、冷链物流缺失的问题。建设樊城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襄阳高新区物流发展中心项目(冷链产业集成中心)、宜城市冷链物流中心、南漳县福地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等,以及新合作、新发地、襄州冷链仓储、老河口市美利通等冷链物流园区,补齐冷链功能短板,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健全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

加快建设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积极推进公转水、公转铁,切实发挥铁路、水路大宗货运中长距离运输优势,发展多式联运“五定班列”,实现内外贸混编发运。鼓励发展网络货运,提高货物运输效率。大力发展汽车物流、农产品物流、商贸物流,加快发展冷链物流、邮政快递物流等,完善城乡配送网络体系,构建双向畅通的物流配送网络。合理布局网络节点,完善城区物流园区、配送中心、末端网点三级节点,培育一批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企业,推广应用新能源货运配送车辆,逐步淘汰燃油配送车辆,构建绿色配送供应链体系。

大力发展智慧物流。加强数字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物流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智慧交通”物流信息化工程,积极建设城市绿色配送信息平台、网络货运平台,打造集企业、货物、运力、政策发布等信息于一体的智慧物流信息服务系统,实现物流信息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强化物联网、智能终端、智能仓库的推广应用,大力发展“互联网+车货匹配”“互联网+合同物流”“互联网+货运经纪”“互联网+库存管理”等新模式、新业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卫星定位、人工智能等技术整合物流资源,应用网络货运平台、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和共同配送等运输组织模式,实现物流规模化、集约化、智慧化,推广全程“一站式”“一单制”服务。

2.金融服务业

围绕创建区域性金融创新示范区、打造汉江流域金融中心,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和壮大金融市场主体,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坚守金融风险底线,增强金融创新和服务能力,构建与实体经济、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绿色、开放、数字化的区域性金融体系。到2025年,金融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占GDP比重提高至4.5%以上。

健全完善金融组织体系。积极组建地方金融控股集团、地方民营银行、财务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大力发展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保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典当行,重点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及头部券商来襄设立分支机构,培育服务小微企业的中小金融机构,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活力的金融机构体系。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汉江金融服务中心作用,统筹搭建全域信用数据信息汇总交流平台,完善实体企业与金融机构快速对接响应机制。大力发展信用融资,构建政府性担保、核心企业增信、保险增信等多层次增信体系。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自贸区金融、供应链金融,提高金融产品与实体需求的匹配度。深化绿色金融创新,聚焦碳中和,搭建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探索开展能效信贷、碳排放权、排污权抵押贷款,推动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绿色债券,创新发展碳质押、碳托管、碳债券、碳保险、气候投融资等。深化普惠金融创新,持续推进县域金融工程,助力乡村振兴;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优化在线金融服务,推进数字征信和数字货币应用,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知识图谱、区块链等技术应用于授信融资、承保理赔、资产管理等领域。全面落实国家金融改革开放政策,深入推进襄阳自贸片区金融改革创新发展,支持外资金融机构扩大业务规模。引导国有控股银行、股份制银行到县(市)、乡镇设立智能网点。

拓展直接融资渠道。加大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力度,充实完善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等上市后备资源库,抢抓证券发行注册制机遇,优化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大力发展股权投资,设立一批产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大力开展债券融资,推动企业充分利用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场外和境外市场发行债券、短融中票、资产支持证券。到2025年,新增上市公司10家以上,证券化率和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总规模的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防范化解金融领域重大风险。健全金融风险防范动态监测、协调处置、应急处理机制,保障金融资产安全。加大对涉及金融债权案件的受理、审判和执行力度,提高金融案件审执效率,加强投融资平台审计,揭示问题隐患,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把维护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生态链、创新链等链安全作为产业安全的着陆点,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务、非法集资、非法金融活动,切实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和金融稳定。加强房地产市场风险监测和排查,维护市场稳定。

3.科技服务业

以满足科技创新需求和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导向,提升汉江科联网服务功能,建设科技服务产业园,加快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加强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和壮大科技服务市场主体,打造结构优化、支撑有力、创新引领的科技服务体系,使科技服务业成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加速器和助推器。

研究开发服务。鼓励研发类企业专业化发展,引进和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研发中心、创新基地、研究院等科研机构,推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整合科研资源,为市场提供专业化的研发服务。积极培育市场化新型研发组织、研发中介和研发服务外包新业态,支持产业联盟开展协同创新,推动产业技术研发机构面向产业集群开展共性技术研发。

检验检测服务。加快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机构发展,加强计量标准、检测技术、检测装备研发等基础能力建设,完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体系,争创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网联汽车检测公共服务平台,打造汉江流域检验检测中心。围绕新兴产业发展要求,加快主导产业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提升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大健康、轨道交通、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服务能力,积极发展在线检测。集合襄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检测机构科研设施、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等资源,引导检验检测产业集聚发展,推动襄阳高新区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东风汽车检验检测服务平台不断拓展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水平,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功能园。引进和培育一批为企业提供分析、测试、检验、计量、标准化等全链条服务的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鼓励东风汽车、金鹰轨道交通等大型检验检测机构做优做强,参与国际和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检测认证结果互认。

技术转移服务。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术转移部门建设,大力引进国内外优质技术转移机构,培育和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机构,引导技术转移服务向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高端化发展,积极打造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创建汉江流域技术转移服务平台,提升技术成果评估、筛选、对接、运营等服务能力。鼓励技术转移机构创新服务模式,推动技术交易市场做大做强,建立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良性互动机制,促进科技成果加速转移转化。

知识产权服务。激励知识产权创造。进一步开展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建设工程,促进企业在关键技术、核心领域、优势产业方面进行专利布局;支持企业创建中国驰名商标,申请注册和认定地理标志;进一步落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推进工程,激发创造热情。促进知识产权运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完善企业主导、多方参与的知识产权协同运用体系,实现“科技创新成果化、创新成果产权化、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的良性发展;进一步落实知识产权运用示范工程,强化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推动校企合作,建立知识产权联盟,完善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机制,提升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效率;加快知识产权运营交易中心建设,形成“平台+机构”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模式,引导知识产权投融资,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加强知识产权服务。大力发展知识产权代理、信息咨询等服务,提升知识产权分析评议、运营实施、评估交易、保护维权、投融资、保险和证券化服务水平,构建全链条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加快搭建集专利、商标、标准、科技文献、版权等于一体的“五库一平台”知识产权基础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打造网上“知识产权服务超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高效便捷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系,健全知识产权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加大对于侵权行为的查处力度,切实保护创新者正当利益;进一步落实重点企业知识产权海外护航工程,强化“走出去”企业利用知识产权制度维护企业自身权益的能力,加强企业海外风险防范与应对能力。

创业孵化服务。加快建设众创空间、专业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等创业孵化载体,完善创业路演中心、创客服务中心等创业服务平台功能,全面提升项目诊断、商业模式打磨、产品改进、市场拓展、资本对接等创业服务。引导企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孵化器,推广“孵化+创投”等孵化模式,构建以专业孵化器和创新型孵化器为重点、综合孵化器为支撑的创业孵化生态体系,积极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孵化方式,提升孵化器专业服务能力。

科技金融服务。提升银行、保险公司、融资担保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证券公司、投资公司等服务科技企业创新的能力,支持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发展,鼓励征信、登记结算、信用评级、资产评估等科技金融中介服务发展。

工业创新服务。加快发展现代高端装备的维护与维修、数字化生产线改造与集成、工业服务网络平台、智慧工厂设备检测诊断平台、设备运营与管理服务等工业服务领域,加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在工业服务领域的研发和应用。

科技咨询服务。积极发展战略咨询、管理咨询、工程咨询、信息咨询等专业化咨询服务。引导科技咨询企业运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发展商业数据专业咨询、精准营销、知识管理等新型咨询服务。

4.电子商务业

大力培育电子商务平台,完善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引导实体经济运用电子商务转型发展,推动电子商务产业创新集聚发展,提升国家电子商务示范试点城市水平。“十四五”期间,力争创建国家级示范基地1-2家,省级示范基地5家。

推动电子商务创新集聚发展。巩固提升现有电子商务示范县(市)、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发展水平,继续加强电子商务示范创建,以电商平台为载体推动电子商务集聚发展,以特色专业平台为载体促进传统行业转型发展,培育一批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推广应用新技术,创新经营服务模式,发展直播电商、短视频等新型业态,带动实体企业创新发展。进一步整合电子商务平台资源,培育一批集信息展示、电子交易、电子结算、贸易融资、现代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商平台。鼓励发展电子商务专业服务企业,为电子商务平台提供技术支持、数据挖掘、信用查询、视觉处理、代运营等特色鲜明的专业化服务。积极培育和引进电商咨询企业、数据服务商、电商资讯网站、电商软件企业等电子商务服务商,重点培育上规模、科技含量高、排名靠前的网商平台运营商和服务商。支持电子商务在政府采购、招投标、药品采购等公共领域的推广应用。

突破性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依托襄阳自贸片区建设,引导汽车零配件、特色农副产品、轻工纺织产品、生物医药产品、新能源新材料产品等重点领域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促进外贸转型发展。依托襄阳自贸片区等平台,建立促进跨境电子商务便利化的体制机制,加强跨境电商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加快引进和培育跨境电商平台运营企业,设立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商品物流分拨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电商发展水平。扎实推进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建设,争创中国(襄阳)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健全完善电子商务支撑体系。鼓励企业、科研院所、行业组织成立技术标准联盟,针对关键共性技术领域,制定企业联合标准,推进电子商务标准化。重点开展在线支付、安全认证、电子单证、物流配送等电子商务配套标准和行业规范的制定工作。进一步完善网络支付,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强化在线支付功能,开发电子票据、移动电话支付等新型电子支付业务。推进电子商务交易信用体系建设,着力提升电子商务服务质量。

5.信息技术服务业

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全面融入生产生活,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高效治理,打造区域性信息枢纽。

(1)加快建设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

加快推进5G网络部署。大力推进5G网络建设,加快实现市区、县城和乡镇5G网络连续覆盖,加强工业园区、交通枢纽、热点景区等重点应用场景深度覆盖,逐步推进农村地区5G网络建设。加快5G室内覆盖,推动住宅区、商务楼宇以及各类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向5G网络开放,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全方位推广5G融合应用,赋能赋智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高质量发展,打造5G区域创新应用高地。

持续开展宽带网络提速。积极推进千兆城市建设,加快全市光纤宽带向千兆接入升级,推广部署超高速智能光传输网络,提升市域网络承载能力。加快网络虚拟化、软件化和智能化进程,积极部署网络性能提升技术,持续提升骨干网络性能和效率。推进互联网应用、网络和终端IPv6升级,加快提升IPv6端到端贯通能力。全面升级电子政务网络,形成医疗专线、金融专线、教育专线和企业专线、应急专线等差异化行业应用。

推广部署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加速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与平台集成应用,加快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加快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创新应用,积极推进汽车、食品、医化等行业重点企业接入,推广多场景标识解析,逐步形成辐射中部地区的标识服务节点。支持本地云平台服务商、基础通信运营商助力企业上云,培育一批“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生态。建设襄阳工业大数据中心,汇集整合市域产业链相关数据,形成区域工业大数据中心,为企业提质增效、节能降耗提供数据支撑。

全面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积极利用5G、智能传感、大数据、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交通、能源、水利、市政、农业等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发展。加快发展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积极开展城市路网、高速公路、机场、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加快“智行隆中”“5G+车路协同车联网”等示范区建设,提高车载智能设施、路侧通信设备、道路基础设施和智能管控设施的“人、车、路、云”协同能力。加快建设智慧能源基础设施,推动建设能源互联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构建全市统一的充换电设施运营服务平台,合理布局智能充电桩、充电站和智慧能源换电柜、换电站等设施。加快推进智慧水利设施建设,构建全市统一的河流、水库、水电站、渠道等涉水信息动态监测和智能感知网络一体化的“智慧水利”平台。加快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加强地下管网和水电气信息采集,推进城市部件数字标识全覆盖,实施“多杆合一”试点示范,提升“空中—地面—地下”一体化的立体感知能力。加快数字农业试点示范和数字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构建全市统一的农业大数据平台。集成建设生态环境大数据一体化监管平台,打造“天地一体、水陆统筹”感知监测网络。

积极构建新型社会服务基础设施。推进5G、AR/VR、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医疗、教育、文旅等领域应用。大力推进智慧医疗设施建设。加快智慧医院建设,打造城市级互联网医院,推进网上预约、咨询、挂号、分诊、问诊、结算以及药品配送、检查检验报告推送等智慧医疗设施建设;建设全市统一的医疗影像云、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平台,升级现有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做强“健康襄阳”平台。大力发展智慧教育设施。加快智慧校园、智慧课堂建设,构建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环境。深入推进全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直播教学平台建设,推动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大力发展智慧文旅设施。打造覆盖全域的旅游智能服务、智能管理、智能营销和智能体验四大旅游智能体系;加快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展览馆等数字化场馆建设,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2)提升新一代信息服务支撑能力

持续推进襄阳云计算基地建设。丰富完善云计算产业基础设施和配套资源,增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华为等云计算中心对人工智能计算支持能力,构建国家超算中心区域节点,建设汉江流域“计算能力”高地,为流域提供建筑设计、生物计算、工业仿真、动画渲染等多样计算服务,促进社会服务和产业发展。服务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应用场景,推进边缘计算节点建设,构建“云—边—端”协同的算力布局,提升网络边缘侧的数据采集和实时处理等能力。鼓励和支持布局面向政务、产业、交通、健康等领域的专业云服务平台,建设汉江流域容灾备份中心和行业云计算中心,提升区域云服务能力。

统筹建设襄阳大数据平台。建设全市统一的大数据能力平台,持续汇聚经济社会数据资源,加强空间地理、人口、法人、电子证照、社会信用五大基础数据库建设,形成政务服务、医疗健康、社会保障、交通运输、消防安全等主题数据库,支持政务和社会服务应用。升级市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提升数据互联互通、统一数据服务、集中展示调度、创新增值应用等能力,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和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发展以数据应用为核心的数据产业,培育数据流通与交易的主体,推动数据流通和数据交易,打造华中大数据处理中心。探索数据确权机制,推进数据资产化管理体系建设,实现数据资产的分级分类管理,加快数据依法共享、有序开放和流通利用。

建设大数据产业园。强化大数据高效采集、有效整合和深化应用的能力,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数据依法共享、有序开放。利用大数据洞察民生需求,开展大数据增值性、公益性开发应用,加快培育数据源头、数据中介、最终用户等数据流通与交易的主体,探索再生数据的资产化管理和运用,打造以产业化、系统化、示范性、引领性为特色的大数据生态体系。

(3)提升发展软件业

加速推进软件从产品转向服务,放大嵌入式软件研发应用。大力开发嵌入式操作系统及核心支撑软件,以及电子商务系统、社会管理系统、企业信息化系统、各类工业软件、信息安全系统等,加快推进互联网精准搜索系统、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等发展。依托襄阳高新区科技城、软件园等,完善软件测评、系统集成等平台服务功能,重点扶持引进一批细分领域领军企业,推动中小软件企业集聚发展。

6.广告服务业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部门指导”的总体思路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全面促进广告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支持枣阳汉城广告产业园创建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到2025年,把襄阳建成汉江流域广告创意设计中心、广告企业培育中心、广告媒介策划中心、广告人才培养中心。

提升广告企业市场竞争力。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和先进技术、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的大型广告企业,提高品牌传播、策划创意、设计制作、互动营销、媒体投放等广告服务及相关专业领域的竞争力;积极扶持一批资质好、潜力大、有特色、经营行为规范的中小型广告企业,不断扩大国内外广告市场份额;着力打造一批广告企业品牌、广告创意设计品牌、广告制作技术品牌、广告设备制造品牌、媒体代理品牌等,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广告业品牌群体;大力引进国内外广告创意策划知名企业,加强同国内外广告企业的合作交流,建立和完善现代广告运营机制,提高全市广告服务的软实力和附加值。

支持广告产业集聚发展。鼓励和支持具有较强实力的广告企业进行跨地区、跨媒体、跨行业和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促进广告资源的优化组合、高效配置和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广告人才培养、资金支持、中介服务、信息咨询等横向服务环节的衔接,密切广告业上下游专业化企业与机构的产业联系,延伸广告产业链。建成一批广告产业园区、集聚一批广告企业集团,打造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紧密衔接的广告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集群具备雏形、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现代化广告产业体系。

推动广告业创新发展。鼓励广告企业加强广告科技研发,提高运用广告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新媒体的水平,促进数字、网络等新技术在广告服务领域的应用。全面扶持发展互联网、物联网、移动通讯、电子报刊等新兴广告媒体,建成若干具有区域先进水平的广告研发创意基地,引进吸收高新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媒介方式、拓宽发布渠道,形成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的优势互补与联动发展,在汉江流域广告业发展中起到领队和引擎作用。积极发展广告创意业,重点培育一批技术先进、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广告创意龙头企业,建设2-3个具有跨区域辐射能力,广告产业特色鲜明的创意园区和产业集群。支持具备条件的广告企业与广告客户深度合作,由传统广告服务向市场调查、营销辅导、资讯支持、管理咨询、整合传播等服务功能拓展延伸。鼓励发展公益广告事业。

加强广告人才培养。支持高等院校和广告产业园区建设广告人才培训基地,鼓励各类职业院校开设广告专业,积极推进广告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评价工作,培养一批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水平的广告业从业人员。建立广告业人才信息库,促进广告业人才有序流动。加大高端广告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

7.邮政快递业

健全“快递进村”服务体系。推进农村邮政普遍服务网点、危旧局所改造,提升乡镇邮政服务水平。有序分步实施“快递进村”,到2025年,实现建制村全部通快递。加强资源共享,鼓励和支持邮快、快快、快交、快商等开展合作,完善区县、乡镇、村社三级配送体系,推广“村邮站+快递超市+电商服务+便民服务”模式,推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

支持“快递出海”服务发展。推进襄阳邮件处理中心“三合一”改造工程建设,打造汉江流域邮政业区域中心。积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业态,加快建设国际寄递物流网络。鼓励快递企业申请办理国际快递业务经营许可,支持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和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建设。加大对跨境电商及寄递服务的扶持力度,升级跨境电商寄递业务通关服务模式和运作流程,促进跨境寄递服务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

升级城市末端服务网络。支持关系居民日常生活的邮政快递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健康发展。大力推进邮政、快递无障碍入机关、校园、社区、园区、车站、商务中心、政务中心,稳步提升邮政、快递末端投递服务水平。推广设置智能信报箱,打通城市寄递“最后一公里”服务。

培育现代寄递物流企业。支持顺丰等快递公司在襄阳做大做强,鼓励国际、国内大型快递企业的全国总部、区域总部、功能总部和区域分拨中心等落户襄阳。引进大型冷链快递、智能仓储和快递物流技术研发生产企业,支持发展区域总部经济,形成企业区域总部集群。推动邮政、快递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发展成为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科技在行业应用方面的自主创新主体。

促进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支持电商园区和邮政、快递物流园区协同建设。支持邮政快递业拓展业务范围,积极服务线上业态线上服务发展,支持“B端服务”类企业加大“C端配送”服务,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的良性循环。

8.专业服务业

强化专业服务人才、品牌等软实力建设,增强专业服务整体素质,提升国际化、专业化、集聚化发展水平。到2025年,基本建成种类齐全、分布广泛、运作规范的专业服务业体系。

积极发展会计服务。鼓励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拓展国内外市场。支持从业人员参与国际资质考试。加强行业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完善行业自律,铸造行业诚信。

大力发展法律服务。率先建成完备的公益、公共、专业法律服务体系,推动法律服务与民生需求、创新创业和法治建设对接,实现法律服务的转型升级。引进和培育熟悉国际商法、国际惯例和交易规则的专业服务从业者,探索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法律服务发展路径,提高法律服务国际化水平。

培育发展评估服务。坚持评估服务客观公正、公开透明和独立专业的发展方向,积极拓展评估类型和服务领域,建立健全评估标准和服务流程,加强行业信息交流,推动资产评估、房地产评估、土地评估等评估服务健康发展。

多样化发展其他专业服务。大力发展战略规划、营销策划、市场调查、管理咨询、信用服务等提升产业发展素质的专业服务,积极发展工程咨询、城市规划、勘察设计、建筑设计、市政设计、政策咨询等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的专业服务。

(二)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多样化、精细化、品质化水平

1.商贸服务业

顺应民众消费需求推进消费升级,培育和挖掘新的消费增长点,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互动,拓展新型业态,创新商业模式,推动襄阳商贸业向品质化、服务化、生态化、智能化发展,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争取创建特色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到202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260亿元,年均增长8%左右。

顺应消费需求推进消费升级。培育新型消费,扩大信息消费、数字消费等,鼓励定制、体验、智能、时尚消费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推动商旅联动消费,扩大信息消费,发展家政服务、健康养老、休闲旅游、娱乐健身等服务消费。做大品质消费。鼓励以创意设计增加消费品附加值,提高商业服务品质,营造便利、舒适的体验式消费环境。重视高档消费。促进跨境电商平台发展,畅通商品进口渠道;鼓励进口商品直销店、奢侈品直供店、进口商品折扣店等业态发展,引导境外高档消费回流。促进品牌消费。做强“首店经济”和“首发经济”,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旗舰店、体验店,发展原创品牌概念店、定制店。鼓励绿色消费。推广绿色生活理念,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引导商贸服务企业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开展绿色服务、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推动商贸服务业绿色发展。

完善商贸服务布局。强化中心城市商贸服务功能,构建“多中心、集聚型、超广域、网络状”的城市商业发展新格局。着力推进城市商圈建设,加快推进商贸载体开发建设和招商运营,建设区域级核心商圈;提升建设人民广场商圈、长虹路商圈、樊西商圈、鼓楼商圈、檀溪商圈、庞公商圈、张湾商圈、团山商圈等,打造引领时代风尚的市级商业中心;围绕东津新区建设、襄阳高新区发展等,有序发展新城商业中心;加快推动传统商业向主题型、体验式、智慧化商业转型,重点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商业品牌,打造集购物、教育、运动、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高端消费中心,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积极发展特色商业街区。选择现有基础好、知名度高的商业街,改造提升为环境优美、商业繁华、文化浓厚、特色突出、管理规范、贴近大众、彰显襄阳魅力的综合型、特色型步行街,支持北街等一批商业街争创国家级、省级试点步行街。健全完善县域商贸服务布局。以推进县城新型城镇化为契机,全面完善以“县城城区商业中心、中心镇商业和社区商业”为核心的县域实体商贸布局,健全完善农村市场体系,改造提升农村流通基础设施,推进城乡商品流通网络一体化。建设社区消费服务中心。打造集购物、休闲、养老、家政、健康、文化等于一体的社区商业消费新场景,实现新零售对居民日常消费的全覆盖,提升社区商贸服务品质。

推动商业创新发展。鼓励商业企业开展实体店铺数字化改造,增强店面场景化、立体化、智能化展示功能,开展体验式营销和定制化服务。积极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探索设立免税商店、展示交易中心(体验中心)。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鼓励设立大中型外贸商品折扣中心,引导外销商品转入本地消费。扩大旅游购物消费、文体休闲消费等外来消费。加快建设现代化会展场馆及配套设施,培育一批品牌会展和市场主体,打造会展服务发展新高地。加快“商、旅、文、体、会”等产业联动发展、跨界融合,形成更多流通新平台、新业态,培育定制消费、智能消费、信息消费、时尚消费等商业新模式,积极争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2.旅游休闲业

围绕打造汉江生态经济带旅游中心城市,以文旅融合为主线,加快精品景区提档升级,促进旅游与工业、农业、体育、科技、信息等产业融合发展,建成国内重要旅游目的地和国家文化旅游名城。到2025年,全市旅游总人次达到9000万人次,“十四五”年均增长12%以上,旅游总收入“十四五”年均增长12%以上。

优化旅游产业布局。依托襄阳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和重点旅游景区,构建“一心、三极、三带、四区、九集群”的旅游空间布局,推动全域旅游大发展。襄阳中心城区通过科学规划、主题开发,有效利用城区资源,营造休闲旅游环境,优化旅游功能分区;挖掘周边区域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极探索名胜、名城、名镇、名村“四名一体”的全域文化观光旅游发展模式。

发展壮大旅游市场主体。积极引入国际国内一流的旅游产业投资运营商,加强景点景区、宾馆酒店、旅行社等建设,提升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A级旅行社经营管理水平,促其转型升级,进一步发展壮大旅游市场主体,推动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力争全市5A级、4A级、3A级景区分别达到2家、15家、30家;新增1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新增三星级以上酒店30家、A级旅行社20家。

优化旅游市场环境。发挥政府在市场监管和制度建设等方面作用,强化旅游市场主体诚信建设,持续开展不合理低价游专项整治,打击“黑社”“黑车”“黑导”,为旅游市场主体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开发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新型旅游体验产品,推出“云上旅游”新产品,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精准营销,加快旅游服务设施智能化改造,打造集服务、营销、管理为一体的智慧旅游体系。培育旅游休闲消费新业态,推出高铁旅游精品线路,鼓励探索定制导游、自驾拼车等分享经济商业模式。

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旅游公路、旅游厕所、旅游标识系统、游客集散咨询中心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旅游景区、城市核心区、商圈的公共WI-FI全覆盖,提升旅游配套服务水平。创新旅游产品。推进中心城区汉江“一江两岸”风光带建设,完善襄阳水上旅游线路,推出唐城夜游、华侨城夜游、古城夜游、汉江夜游、月亮湾湿地夜景等特色旅游,做强襄阳城市旅游“夜经济”;深入挖掘三国文化和汉文化内涵,鼓励利用历史遗迹、文化遗存及生态宜居环境等资源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业,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推进非遗传承人和传承项目管理,加强对“程河柳编”“黄杨木雕”“木版年画”等传统技艺的保护;加快推进襄阳古城、古隆中、华侨城、唐城、汉城、关圣古镇等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积极争创国家5A、4A级景区;依托襄阳市科技馆、博物馆、规划展览馆等公共场馆,发展科普研学旅游线路;创新开展“襄阳好风日”旅游品牌宣传推广,塑造和推广襄阳旅游对外新形象,引导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创新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业竞争力,提升襄阳旅游的知名度,让其享誉海内外。

3.文化创意业

依托襄阳自然和文化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文化产业强市,初步建成汉江流域文化中心。到2025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力争突破379亿元,“十四五”年均增长11%,占GDP比重达到5.4%。

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大力发展创意设计、文化旅游、工艺美术、数字内容与新媒体、影视演艺娱乐、文化会展广告等产业,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提升工程,积极引导襄阳文化产业园(唐城)、银河文化创意园、文字六〇三文创园等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提档升级,形成以文化旅游、影视制作、动漫研发、工艺创作为主导业态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促进传统优势产业向知识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的现代文化产业转型。加强文化特色鲜明的休闲街区建设,引导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和文化企业向特色街区集聚,开发地方文化产品。依托金兰首饰、老河口铜雕等企业集聚形成区域性的工艺品生产基地;以唐城、汉城等影视基地为载体打造襄阳影视产业品牌;培育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企业、文化产品、文化活动、文化服务和文化资源等系列优势品牌。支持文化企业举办诸葛亮文化旅游节、文博会、书画展等各类赛会节展活动,促进文化产品交易,完善特色文化产品营销体系,创新营销理念,促进特色文化产品和服务交易。

增加文化产品供给。鼓励利用各类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传承和发扬光大传统工艺,变艺术工艺为生活工艺,推动传统工艺产业化,形成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富有创新、竞争力强的文化创意产品,加快文化创意产品生产传播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大力开发线上舞蹈、戏剧观赏和线上文物展览等数字文化产品;加快南漳土纸制作技艺、襄阳大头菜制作技艺、漆器髹饰技艺、手工粗布纺织技艺等非遗项目开发,推进传统手工技艺优势产业发展;支持襄阳花鼓戏、湖北越调、襄河道坠子、谷城皮影戏、保康《黑暗传》、老河口木版年画、樊城玄门太极、东巩高跷花鼓以及南保谷地区端公舞、民歌等民间艺术发展;开发襄阳特色工艺品,发展枣阳粗布、汉陶、程河柳编、荆山玉等民间工艺美术精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壮大文化产业主体。深化国有文化企业改革,鼓励混合所有制发展模式,打造一批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核心竞争力强的骨干文化企业集团。支持小微文化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推动总量上规模、质量上水平。引导文化产业园区充分发挥孵化功能,吸引和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小文化企业集聚,促进要素和资源整合,实现专业化分工和规模化生产,打造文化产业聚集地。加大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示范基地、规上文化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市场主体财政支持力度,从市场主体培育、土地供给、文化开放、特色产业扶持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推动文化双向开放。鼓励传统文化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影视动漫、文艺演出等国际营销网络建设,支持文化企业参加境内外重要国际性文化展会和文化活动,促进创意设计产品和服务出口,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积极吸引知名文化创意设计企业、机构、研发中心入驻襄阳,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4.健康养老业

顺应人口老龄化趋势和健康养老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要,创新服务模式,引进优质资源,加强设施建设,丰富服务供给,着力打造一批知名度高、带动力强的健康养老服务业集群,推动健康养老服务专业化、规范化、体系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到2025年,每个县(市、区)、开发区建成1-2家医养结合机构,全市新增2000张医养结合床位。

提升健康管理服务质效。加快发展中医医疗、预防和保健服务,培育具有襄阳特色的中医药品牌和服务机构。积极开展疾病管理、居民健康管理等网络服务,探索互联网在线医疗新模式。加快发展家庭医生、疾病筛选、保健指导、健康干预、慢性病管理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业态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体系。支持社会力量开办康复、老年病、心理、护理、临终关怀等社会急需的健康医疗服务机构。推动第三方专业体检中心、健康咨询服务中心和远程医疗中心建设,打造集医疗康复、保健养生、健康产品开发于一体的健康服务园区。

大力推进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继续抓好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培育多元化健康养老市场主体,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探索将贫困重度残疾人纳入养老、托养服务体系,提供集中照护、居家服务或日间照料。推动健康与养老、旅游、文化、农业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拓展中医药旅游、温泉疗养旅游、生态农业旅游等健康旅游服务,加快健康养老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科学统筹上中下游养老产业发展,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健康养老专业品牌、健康养老服务企业入驻襄阳,打造襄阳健康养老产业链、老年人颐养乐园和养老服务品牌。积极发展智慧养老。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实现健康养老服务智慧化升级,构建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和信息平台,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养老服务。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养老服务专业化、标准化水平。

鼓励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加强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推进养老服务功能向医疗、医护和养老多功能转变,支持县(市、区)医院发展医护型养老机构,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支持企事业单位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创办或转型为康复医院、护理医院,与民营机构享受同等财政补助政策。探索医疗卫生和特殊群体托养、养老服务资源整合、服务衔接,重点为老年人及失能、失智、特困群体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统筹规划建设农村地区乡镇卫生院与敬老院、村卫生室与农村幸福院,推动乡村医养结合,建设18个医养结合中心。

5.房地产业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分类调控,因地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调控机制;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到2025年,房地产业保持稳定增长,新增商品住房1620万平方米;盘活空置存量房,企业新建、改建、配建市场租赁住房1.58万套;居民居住水平持续提升,城镇常住人口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5平方米左右。

健全完善住房供应体系。规范新建商品住房市场,激活二手住房市场,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健全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重点保障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鼓励房地产企业开发建设高品质商品住房,引导居民通过购买二手住房解决首次置业住房需求问题。大力发展租赁住房,鼓励房地产租赁规范化经营,鼓励住房租赁消费,加快落实长租房政策,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完善引进人才的住房保障制度,通过人才公寓、住房租赁补贴或购房补贴、租赁住房、商品住宅等多种方式,解决引进人才的住房问题。按照产城融合的理念,配建商品住房或政策性住房,解决产业工人居住问题,促进职住平衡。扩大保障性住房的供应水平,满足低收入家庭和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大力推广绿色住宅,进一步提升住宅建设质量和品质,适应改善型住房需求。

提升房地产行业管理水平。构建襄阳市“互联网+房管”综合平台,实现房屋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网络化、科学化和便民化,实现“以图管房”;运用大数据分析,拓展房管信息系统功能,推动房地产管理向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严厉打击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机构、估价机构违法违规行为。提升居住服务品质,进一步扩大物业管理覆盖面,提升物业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智慧化水平。

探索开发复合地产。鼓励房地产企业与专业医疗机构合作,发展以医疗服务、休闲健身、医疗旅游、养老养生等产业为核心的健康养老地产。依法依规适度发展主题公园、休闲度假区、产权酒店等多种旅游房地产项目,培育发展休闲旅游地产。建设公益性低租金孵化园,构建一批有特色、低成本、便利化的创客空间,培育发展创新创业地产。鼓励企业利用已建成或在建的非居住建筑,依托高等院校、历史文化街区、公共文化设施、体育场馆和训练基地,开发建设文化创意地产。

6.家政服务业

以家庭为服务对象,以社区为重要依托,创新家政服务发展模式,实现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公共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全覆盖的家政服务业体系。到2025年,家政服务供给规模和服务质量基本满足居民生活服务需求。

提高服务便利化水平。完善社区服务网点,支持大型家政服务企业运用连锁经营等方式驻区设点,多方式提供对孕产妇、婴幼儿、老人、病人、残疾人等的照护以及保洁、烹饪等家政服务。

推进服务规范化发展。开展家政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行业信用数据档案,实施家政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诚信服务承诺制度。加快标准规范建设,鼓励协会和企业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定期开展对家政服务企业用工、经营和市场行为的检查,推动行业自律,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健全家政服务标准体系,开展家政服务质量第三方评估与认证,建立家政服务纠纷常态化多元化调解机制,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个性化和安全便捷的服务。

加强行业职业化建设。构建市场化职业培训平台,建立职业培训示范基地,实施专项培训工程,完善从业人员职业化培训体系。加强家政服务类专项技能开发,建立职业培训结业与技能鉴定同步实施制度,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加培训和鉴定考核。维护从业人员劳动保障权益,稳定家政服务业职业队伍。

促进服务网络化发展。加强家政服务业公益性信息服务和信息共享,为家庭和家政服务企业提供更便利的供需对接服务。鼓励家政服务企业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模式,健全服务网络,实现线上线下互促发展。推动家政服务业与养老、育幼、物业、快递等服务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家政电商、“互联网+家政”等新业态。

7.体育服务业

支持社会力量兴办面向大众的体育健身场所设施,积极发展体育旅游、运动康复、健康培训等服务业。充分利用体育场馆、健身场所等举办各类赛事活动,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发展集健身、文化、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体育健身产业。利用山区健康旅游资源开发漂流、滑雪、登山、攀岩、拓展等户外健身项目。充分利用鱼梁洲及汉江两岸江滩独特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水上运动和体育赛事。发挥航空产业优势,培育轻型飞行表演、滑翔伞、热气球等业态,打造高水平航空运动项目。打造襄阳特色体育小镇,重点发展以旅游度假、餐饮购物、娱乐体验等为支撑,以广告宣传、纪念品开发、文化展示等为配套的产业集群。大力促进体育产业和健康、文化、会展、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延伸打造体育康复、体育影视等产业。支持制造、信息、食品药品等领域企业开发体育产品和服务,鼓励可穿戴运动设备等研发制造。积极申办马拉松、汽车拉力赛、自行车赛等国际国内赛事,积极筹办汉江流域城市体育赛事,塑造襄阳运动休闲旅游品牌,把襄阳打造成为汉江流域赛事活动中心。

(三)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和特色服务业

1.数字服务业

抢抓“新基建”重大战略机遇,大力推动全国首批区块链服务网络技术创新基地建设,推进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领域关键技术突破,以及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示范应用和融合创新,构建和完善数据开发共享机制,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步伐,促进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在线经济。聚焦服务业创新发展,积极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特色鲜明、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规模型平台企业和成长型平台企业,培育打造一批平台企业集聚、融资担保、人才培训、物流仓储、孵化培育等配套服务功能较强的平台经济特色基地,推动大平台、大市场、大流通融合发展。聚焦智慧民生服务,构建以健康医疗、在线学习、家庭娱乐、居家养老为主的云生活服务平台。拓展“互联网+城市服务”体系,鼓励建设智慧商店、智慧街区、智慧商圈、智慧社区、智慧餐厅、智慧超市、线上展览、线上文娱等新业态,鼓励拓展线上办公、线上会议、线上教育、线上问诊、线上面试、线上招商、线上签约等“云上城市”新场景,支持企业开发智能终端、虚拟现实、可穿戴设备等新型信息产品,提升“云上服务”体验。

构建数字经济服务生态体系。支持产业园区试点,建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支持构建数字化转型开源生态,鼓励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开展数字化应用,加强人才、技术、资金、数据等要素集聚,培育形成数字经济服务生态体系。加快企业工业设备联网上云、业务系统云化迁移,推动各类场景云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加大中小企业数字化工具普及力度,推动建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据通道,构建云产业链合作体系。

推动数据共享开放和价值挖掘。推动公共数据平台开放,为社会提供授权查询、批量下载、接口调用等公共数据资源服务。采用政府购买服务、专项资金扶持和数据应用竞赛等方式,鼓励科研机构、企业、科技团体等利用数据创新产品、技术和服务,带动社会力量增值开发各类数据资源。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在数字创意、智慧物流、智慧家居、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领域的应用,推广卫星遥感数据在多行业的应用。积极推动虹膜识别、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大力推广应用自动驾驶、无人机试飞、智能家居展厅等,有序推动深度学习、人机交互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2.节能环保服务业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节点,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广泛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理念,丰富服务形式和内容,提升服务能力和效益,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充分释放绿色发展巨大潜能。到2025年,基本建立市场活跃、特色鲜明、规范有序的节能环保服务体系,万元GDP能耗完成湖北省下达任务。

大力发展节能服务。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建设“一站式”合同能源管理综合服务平台,鼓励提供整体节能服务,促进用能单位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支持大型重点用能单位依托自身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开展专业化节能服务。推动发展节能减排投融资、能源审计、清洁生产审核、节能产品认证、节能评估等第三方服务。

积极发展环保服务。重点发展集研发、设计、制造、工程总承包、运营及投融资于一体的综合环境服务。在城镇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等领域积极推进合同环境服务和环境治理特许经营模式。支持发展环境咨询、生态环境修复、环境风险与损害评价、环境审计、绿色认证、环境培训等新兴服务。

推动发展再制造服务。积极培育提供资源节约、废物管理、资源化利用等一体化服务的循环经济专业化服务公司。大力发展再制造专业技术服务,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立再制造旧件回收、产品营销、溯源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废弃物逆向物流交易平台,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支持发展量化交易市场。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和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建立环境成本合理负担机制、污染减排激励约束机制和市场化节能交易机制。推进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扩大碳排放权交易领域和范围,打造区域性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开展排污权市场化交易。

3.人力资源服务业

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人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鼓励人力资源服务业转型升级,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产业创新集聚发展。促进人力资源产业园区建设,继续做大做强襄阳市人力资源产业园,积极培育有特色、有活力、有效益的人才产业园,开展人力资源产业园促就业服务行动,打造线上线下协同的统一服务平台,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求职招聘、管理咨询、服务外包、人才测评、专业培训、事务代理等一揽子、一站式服务。鼓励和扶持高级人才寻访、人才资源外包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才测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开发等特色业态和新产品快速发展。鼓励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和开发运用。力争到2025年,园区入驻企业达到80家,实现营收50亿元,为市内外8000家以上企业提供服务,服务各类技术人才100万人次以上。

探索建立人力资源发展长效机制。聚焦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和新就业形态,逐步推进“人力资源换产业”计划,把劳动力资源打造成有价人力资本,建立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与区域人才供需匹配的市场机制,构建具有襄阳特色的人力资源协同七大产业发展体系,充分发挥产业园促进就业、聚集人才、培育产业、推动创新的重要作用。

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鼓励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在襄阳设立分支机构,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入驻襄阳。组织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全面参与“我选湖北·智汇襄阳”计划实施,进一步提高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使用等环节的市场化水平。引导有需求的企业开展“共享共工”,通过用工余缺调剂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

开展优质培训服务。支持高等院校、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引入企业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建设。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对金融、物流、服务外包、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高级管理人才、专业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培训,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鼓励兴办各类教育。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举办教育进社区活动,为居民提供幼儿教育、养老保健、职业技能、生活休闲等方面的教育服务,开发数字教育资源,发展开放式教育云服务。

4.汽车服务业

围绕服务“汉孝随襄十”汽车产业走廊,加强创新链与供应链、产业链跨区域协同,通过数字化、协作化、智能化,发展面向下一代汽车产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集群,推进汽车产业与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业态跨界融合,加快襄阳国家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基地建设。利用襄阳汽车产业优势,发展以租代购新业态,培育壮大汽车租赁市场,推进汽车租赁规模化、品牌化、专业化发展,促进汽车租赁企业与整车企业合作,加快网点覆盖,建立多品牌经营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开发适合汽车信贷的金融产品,加大金融机构与汽车品牌合作,制定差异化金融产品方案,探索汽车保险产品多元化;大力发展汽车专业市场,建立汽车市场信息和交易公共平台;发展汽车检验检测及认证服务,加快发展汽车会展、体育赛事、车型设计、广告等汽车文化业,举办集趣味活动、汽车科普、品牌车辆展示于一体的主题汽车文化节,举行汽车销售和汽车服务进社区活动,加大新能源汽车宣传,着力培育汽车后市场。依托襄阳中心城区和县城,重点建设区域性整车销售体验中心、中高端二手车销售体验中心,大力发展整车电商线下服务、汽车维修保养、改装服务、整车租赁服务及汽车金融服务,建设区域性汽车服务业中心。

5.通用航空服务业

加快建设枣阳、宜城、南漳、保康、谷城通用机场,依托通用机场打造航空小镇,推动谷城茨河石井冲航空主题小镇等项目建设,将航空主题与休闲旅游相结合,建成集空中观光、飞行体验、航空科普教育、航空户外运动、航空会议会展、度假购物、休闲餐饮、养生康养为一体的多功能航空旅游休闲与航空文化综合小镇。加快直升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建设直升机场站,合理配置小型和大型直升机,满足抢险救灾、抢救伤员、运送救援物资等应急救援需要。加强通用航空人才培养,引进海内外优质航校,加快通航培训机构发展,规划建设通航产业园,提高通航人才培训水平。大力发展直升机托管维护、飞行员培训、空中拍摄、应急、救援、灭火、巡查、农业播撒、商业飞行表演和观光旅游等服务。推动通用航空服务业与旅游业、装备制造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相结合,探索举办全国性的航空旅游节,打造旅游新亮点,加快构建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通用航空服务体系,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使其成为襄阳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推进服务业创新融合发展

将创新贯穿于服务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产业优势和制度优势,利用服务创新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争取建设一批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示范工程,打造一批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一)加快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

强化现代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提质赋能和引领推动作用,围绕汽车制造、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医药化工等重点工业,积极创建一批创新活跃、效益显著、质量卓越、带动效应突出的深度融合发展企业、平台和示范区,加大企业生产性服务投入力度,完善产业生态,推动两业融合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打造融合型产业价值链。推动制造业企业“主辅分离”,提高二三产业集聚配套水平,打造制造业与服务业共同增值的融合型产业价值链,实现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业制造化。以产需互动为导向,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搭建数字化协同设计仿真平台、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智慧检验检测平台等数字化平台,提升总集成总承包水平,发展服务衍生制造,打造柔性化制造、智慧工厂等智能化生产体系。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推动制造业企业延伸拓展研发设计、创业孵化、售后服务等服务,向“制造+服务”转型。鼓励制造业企业基于互联网开展服务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扩大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产业金融、租赁外包、远程咨询、在线商店等服务规模,建立“产品+服务”盈利新模式,在重点行业推广“多品种、小批量、准时化”定制服务生产方式。支持有条件的制造企业“裂变”专业优势,由设备制造商向一体化服务集成商转变。打造生产能力共享新动力,支持发展一批国家级共享经济示范平台,鼓励制造业企业探索共享制造的商业模式和适用场景。

发挥多元化融合发展主体作用。强化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推动技术、产品、服务等领域的全产业链创新,深化配套服务企业协同作用,引领产业链深度融合和高端发展。发挥骨干企业示范效应。在汽车制造、精细化工等领域,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突出的行业领军企业,鼓励其发展专业化服务,提供行业系统解决方案,引导业内企业借鉴、创新,形成差异化的融合发展模式路径。激发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融合发展活力,在细分领域培育一批“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完善先进制造业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效能,推动产业集群融合发展。释放各类主体融合发展潜力,引导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积极开展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交叉融合领域的创业创新,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建立跨区域、跨行业、跨领域的新型产业联盟。

(二)促进服务业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

加快发展农业农村服务业,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生产服务、金融服务、科技服务、流通服务、农技服务、电子商务等,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智慧农业,以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三农”发展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务内容,助推乡村振兴。

加快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大力培育以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和专业大户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主体多元、形式多样、服务专业、竞争充分的原则,加快培育各类服务组织,充分发挥不同服务主体各自的优势和功能。围绕巩固提升国家现代农业区发展水平,引导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向生产经营服务一体化转型,培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主体。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工商资本、其他社会服务组织投资发展农业服务;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服务联合体、服务联盟等新型组织形式,优化配置资金、技术、服务等资源要素,增强主体抗风险能力;支持龙头企业发展面向大宗农产品及襄茶、牛肉面等区域特色农业的专业化服务;支持农商联合发展,推进银行、保险、科研、邮政等机构和农村各类服务主体加强合作。提升小城镇服务小农户功能,优化小农户创新创业环境,完善农资农技、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加快集贸市场、物流集散地、农村电商平台等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建设区域性农业生产性服务示范中心,多点布局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站,为农村各类服务主体提供信息服务、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农产品初加工、集中育秧、农资销售、绿色生产技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生产性服务。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为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耕、种、防、收等各环节“菜单式”托管服务,加强农业生产托管的服务标准建设、服务价格指导、服务质量监测、服务合同监管,实施小农户生产托管服务促进工程。

健全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健全城乡流通网络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构建以襄阳中心城区、枣阳、老河口、宜城为核心的农产品市场体系,重点支持以南漳、保康、谷城为核心的有机农产品市场建设,以及竹叶山产品交易中心、襄阳四季青农贸城等中心批发市场建设,加快推进县市城区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实施农村电商工程,打造襄阳苏宁电商物流园、淘大集农产品电商物流园等电商产业园,谷城电商小镇等电商特色镇(村),带动更多电商平台服务农村产业经济、网络销售当地农产品,让更多国内外农副产品走进乡村,健全农村电商公共服务运营中心,延伸农村电商服务网点,培育本土农产品电商品牌,构建农村电子商务支撑体系、物流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网络营销体系、人才培训体系,畅通农产品进城、工业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渠道;引导平台型企业与农产品优势特色产区合作,推广农批、农超、农企等形式的产销对接方式,构建线上线下农产品流通模式,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开展生鲜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电子商务试点;引导农产品生鲜直销、网络销售平台、连锁配送等新业态发展,做大做强汉江流域农业博览会。

加快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利用“江、湖、库、茶、花”资源优势,充分发掘乡村功能价值,着力发展汉江风光、花木观赏、田园风光、山水生态等乡村旅游片区,积极开展品质乡村建设和旅游助农工作,以田园乡村综合体为路径,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条,以“襄里乡情,乡约襄阳”为主题,以荆山楚水、汉韵乡情为特色,打造全国知名、中部一流的复合型乡村旅游目的地,努力创建在区域、湖北省乃至全国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休闲农业重点县(市)。支持保康、南漳、谷城依托天然森林植被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建设健康养生养老基地。

积极发展融合新模式新业态。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租赁和保险业务,探索发展农产品个性化定制、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业态,支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农业创客空间等新模式。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支持襄阳农业大数据中心建设,利用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数字化技术助力农业信息化及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开展农业大数据、物联网应用示范,建立农业生产全程监测管理网络体系,建成一批“互联网+精准农业”示范园区和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点。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产销衔接的农业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利用农村自然生态、历史遗产、地域人文、乡村美食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健康养老、科普教育、文化创意、农村电商等业态,推动农业“接二连三”。

(三)鼓励服务业不同领域之间融合发展

充分释放“互联网+”对服务业发展的叠加、融合、倍增效应,加速推进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积极支持各类特色商务平台、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加快精准营销、智能配送等新兴商贸发展。鼓励重点商贸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应用示范,打造智能化线上线下零售场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人工智能诊疗、智能居家养老、智慧出行、沉浸式文旅体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等智能服务体系。优化线上经济发展生态,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新零售、在线消费、无接触配送、远程医疗、在线教育、一站式出行、在线办公等新业态,培育一批线上经济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一批区域领先的线上经济平台,形成一批线上知名经济品牌。拓展共享生活新空间,鼓励共享出行、餐饮外卖、团购、在线购药、共享住宿、文化旅游等领域产品智能化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

六、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

实施“标准化+”行动计划,加强服务质量、标准、品牌建设,构建服务业标准化体系,积极推进服务业标准化、规范化和品牌化,大力培育“襄阳服务”品牌,提升服务业发展品质,提高襄阳现代服务业发展质效和水平。

(一)推进服务业质量提升专项行动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推动建立服务质量自我评估和公开承诺制度,开展第三方认证。支持建设检验检测认证、售后服务和服务质量检测等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公共检验检测服务体系。实施服务质量满意度提升行动,健全完善服务业顾客满意度测评体系,加快构建模型统一、方法一致、结果可比的服务质量检测体系,督促引导社会各方提高服务质量水平。建立健全服务质量监管协同处置机制,及时依法调查处理重大服务质量安全事件,不断完善服务质量治理体系。

(二)提高服务业标准化水平

以制定标准规范管理,引导企业加强全程质量控制,实施服务质量满意度提升行动,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服务质量测评体系,在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旅游休闲、家政服务、健康养老等重点领域建立顾客满意度评价制度。健全服务行业标准体系,创新标准研制方式,开展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创建,完善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标准,修订生活性服务领域标准,进一步完善服务业地方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发挥标准引领作用。支持社会组织制定团体标准,鼓励企业采用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完善商贸旅游、社区服务、物业服务、健康服务、养老服务、休闲娱乐、教育培训、体育健身、家政服务、保安服务等传统服务领域标准,加快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节能环保、知识产权服务、商务服务、检测认证服务、婴幼儿托育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新兴服务领域标准研制。开展服务标准、服务认证示范,推动企业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全面实施,促进服务业整体品质提升。强化政府部门在标准实施中的监督管理作用,服务行业管理部门着力做好标准的指导和推动工作。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标准化服务机构发展,引导有能力的社会组织等第三方开展标准化服务。

(三)全面提升服务品质

开展自主品牌建设,加强国际国内服务业领域优质品牌的交流合作,做好服务品牌保护,为品牌企业提供品牌保护技术手段和维权打假服务。加强质量风险管理,建立和完善服务业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对重点业态的质量风险监控和分析评估,制定质量安全风险应急预案。强化市场监督管理,深入开展质量执法,结合举报投诉、风险排查、监督抽查、舆论曝光等渠道发现并解决服务业发展突出问题。加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开展质量信用评价工作,对质量守信企业在投融资、市场准入、资质认定、行政审批等环节实施联合激励。

(四)打造“襄阳服务”品牌

精心打造“襄阳服务”品牌,提高“襄阳服务”的区域领先能力。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引导服务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建设,健全品牌管理体系,以增长潜力大、富民作用强的文化、旅游、餐饮、商贸流通等覆盖面宽的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培育一批质量高、效益高、诚信度高、美誉度高、关联度高的知名品牌。在生产服务业企业试点开展质量标杆、品牌培育示范活动,发挥试点示范、先行引领作用。鼓励品牌培育和营运专业服务机构发展,鼓励中小服务企业品牌孵化器建设。在金融、物流、商务服务等重点领域和电子商务、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领域,引进和培育一批高价值服务品牌。开展行业服务质量提升活动,促进企业间服务质量的相互竞争。强化服务业商标注册、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着力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业高知名度商标。加大品牌、商标保护力度,完善维权与争端解决机制,依法打击侵权行为。丰富服务品牌文化内涵,提升服务业文化软实力,利用三国文化、汉水文化、古城文化等进行服务产品设计与创新,为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健康养老等服务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增强襄阳文化元素和价值理念对服务品牌发展的推动作用,提升服务品牌文化价值,打造具有襄阳文化内涵的服务品牌。鼓励发展品牌建设中介服务企业,建设一批品牌专业化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更专业的服务。采用定向培育、系列宣传、整体包装等方式,重点推介、专项推广,持续提升品牌形象。持续开展“放心店”“品牌店”等创建活动,鼓励现有“老字号”企业创新发展、做优做强,支持企业创建“中华老字号”“湖北老字号”,形成服务品牌扎堆效应。

七、深化服务业领域改革

深化服务业“放管服”改革,加大服务业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市场化改革力度,破除服务业发展堵点,最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

(一)优化服务业营商环境

深化服务业“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分类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城市供水、供气、供热等市政公用事业领域,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在设立登记、行政许可、建设、土地、税费、金融、政府资金扶持和采购、医保定点、资质认定标准以及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价格等方面,执行公办民办机构相同的政策。在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证、职称评聘、进修培训、科研课题申请立项、成果评价等方面,对民办公办专业技术人员执行同等政策。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废除妨碍市场公平竞争各项规定和做法,促进服务业要素和资源自由流动。加大服务领域简政放权力度,持续推进“证照分离”“照后减证”改革,精简和规范许可证审批和资质认定等事项。围绕智慧政府建设,全力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广“一事联办”,让市场主体办事“只进一网、认证一次、全市同办、最多跑一次”。

构建服务业监管体系。顺应服务业发展新趋势,对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原则,在质量监控、消费维权、税收征管等方面实施线上线下一体化管理,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构建高效协同的服务业监管体系。按照服务类别制定统一的监管规则、标准和程序,并向社会公开。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提高监管效率、覆盖面和风险防控能力。推进监管能力专业化,打造专业务实高效地监管执法队伍。建立健全社会化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媒体和社会监督作用,完善投诉举报管理制度。鼓励社会组织发挥自律互律他律作用,完善商事争议多元化解决机制。对于新的经济业态、新的商业模式,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运用大数据等分析手段,加强对服务业市场主体的服务和监管,探索建立与平台协同治理机制。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执法联动响应和协作机制,及时查处消费侵权等问题,加强信息共享和联合执法。

推进服务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健全服务业诚信计量监督管理制度,建立服务业企业信用记录和信息披露制度。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建立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健全对失信主体的惩戒机制和信用修复机制。探索建立涉及民生安全的重点服务领域从业人员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完善服务消费领域信用信息共享共用机制,确保“放心消费在襄阳”活动持续有效。

加强服务环境综合治理。强化服务业价格监管,及时查处消费侵权等问题。推进市场监管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法治化市场环境。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服务业市场体系,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的服务业价格形成机制。

(二)激发服务业市场主体活力

推动服务业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有力有效落实国家、湖北省出台的鼓励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着力完善服务业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鼓励服务业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联合等方式整合资源,向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建立健全市场主体退出机制,促进市场主体优胜劣汰和资源优化配置;弘扬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以恒心办恒业,形成各类市场主体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确保服务业各类市场主体地位平等。实施好民法典和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平等保护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类所有制服务业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依法规范服务业领域市场主体行为。

加快构建服务业多元化发展格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在重要服务业行业和关键服务业领域布局,在一般竞争性行业和领域为各类社会资本进入提供条件。进一步改善社会投资环境,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投向金融、医疗、教育、健康、养老、育幼、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物业和市政公用事业等领域,支持采用股份制、PPP等模式,推动民间资本参与服务业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社会服务的主体。深化公用事业和社会事业改革,推动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形式,参与相关公办机构的改制重组,拓展社会资本服务业发展空间。

(三)培育壮大服务业市场主体

支持企业做强做专。鼓励金融、商贸、物流等重点领域大型企业通过融资、兼并、重组等方式,做大市场规模,拓展服务半径;支持科技服务、健康服务、汽车服务、专业服务、教育培训等新兴领域企业通过增强技术能力、提高专业水平、优化服务方式,成为本领域最专业最具特色的领军企业。

推动国资国企提升能级。推动大型国有服务业企业突出主业,发挥行业引领作用,培育核心竞争力;鼓励大型国有制造业企业加快主辅分离、服务业外包,创造有效市场需求;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国有服务业企业重组;逐步完善对服务业国有资本的考核激励机制,推动企业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能级。加快推进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领域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将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引导其大力发展公共服务业。

积极扶持发展服务业中小微企业。实施中小微服务业企业梯次培育计划,推进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服务业中小微企业提供完善的服务体系,让有发展前景的中小微服务业企业加速发展,促进更多小微服务业企业“小进规”;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推动服务业新兴业态发展,培育一批“小巨人”“单项冠军”服务业企业。建设深化融资服务网络,加强对服务业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加强对服务业中小企业的上市培育,推动服务业中小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

加快引进大型功能性企业。以引领行业发展为导向,大力引进具有先进技术和经营模式、具有资本优势和市场优势的现代化大型服务业企业,从功能和理论上示范,引领相关服务业朝现代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促进产业层次提升。

加大服务业项目招商力度。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全球行业领军企业,突出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现代商贸、科技服务、创新孵化、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等新经济业态招商,争取引进一批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四)切实加强公共服务事业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服务产业与服务事业发展相结合,大力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重点保障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加强职工、农民工和农民培训,加大科学技术普及力度,推动城市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提高城乡居民素质。积极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建成市文化艺术中心、市博物馆等重大文化工程以及县级“四馆”和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因地制宜建设城市书房,广泛开展文化体育惠民活动,提升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品质。强化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增加农村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服务供给,推进县域内教师、医生交流轮岗,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农村公益事业。进一步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效、综合、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城市道路、供排水、供气、供热等服务体系,大力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健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大力发展租赁住房,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着力改善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住房条件。切实发挥政府公共职能,增强服务业发展的基础能力,有效提高公共服务事业对服务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八、提升服务业开放水平

(一)积极推进双向开放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战略部署,推进服务领域双向开放,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加快构筑开放、高效的现代服务体系。有序扩大金融服务业市场开放,支持社会资本依法进入银行、证券、资产管理、债券市场等金融服务业。有序扩大社会服务业市场开放,以医疗、教育、体育、托幼、环保、市政等领域为重点,减少市场准入限制,取消对营利性医疗、教育等机构在证照办理、设备购置等方面的不合理限制;加强对社会办医疗机构的指导,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医疗机构。有序推进文化、旅游等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鼓励外商进入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注重引进国内外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运营中心、采购中心等企业总部和知名服务业企业,注重引进先进技术、优秀人才、先进服务理念和管理经验、新兴业态和服务模式。鼓励服务业企业“走出去”,成为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跨国服务型企业,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服务品牌,提升襄阳服务业在全球市场的参与度和影响力。依托襄阳综合保税区重点发展大数据及云计算、国际商品物流、产品供应链服务、跨境电商、检验检测等产业以及相应的配套保税服务、总部经济等服务设施,充分发挥其在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打造“双循环”重要节点上的桥头堡作用,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二)创新发展服务贸易

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扩大服务贸易比重。促进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协同发展,推动汽车、农产品、航空航天等优势行业企业加快融入全球产业链和国际大循环,以优质产品出口、高端机械设备及技术进口带动扩大维修、咨询、检验检测等服务贸易规模。拓展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数字贸易,完善数字贸易政策,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服务外包等方式融入全球价值链,大力发展寄递物流、仓储、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测试、维修维护保养、影视制作、国际结算、分销、展览展示、跨境租赁等新兴服务贸易。拓展新兴服务贸易集聚区域,推动服务贸易全方位布局和发展。依托襄阳航空港等开放平台,拓展离岸结算、离岸金融、金融租赁等业务。探索发展新型贸易方式,推动服务贸易向高端高增长值方向发展,培育国际合作新优势,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良好的服务贸易发展环境。推动加工贸易与服务贸易深度融合。支持高新区创建国家级加工贸易产业园,加大加工贸易转移承接力度,积极引入和培育加工贸易企业,鼓励加工贸易企业承接研发设计、检测维修、物流配送、财务结算、分销仓储等服务外包业务,打造加工贸易转移重点承接地,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链向高端延伸。

(三)全力做优服务外包

加快推进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重点发展信息技术外包,突破发展业务流程外包,壮大发展知识流程外包,推进服务外包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发展。到2025年,力争全市服务外包企业达到250家,服务外包执行额年均增长5%-8%,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占比达50%以上。

提升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建设水平。以高新技术产业园、汽车工业园、深圳工业园、襄阳软件园、创新创业产业园等园区为重点,高起点建设一批功能完善的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在县(市)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内明确服务外包产业园(功能)区,形成产业园区地集聚效应,做大做强服务外包产业。紧紧依托汽车产业、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园区,培育各领域的重点服务外包企业。

培育壮大服务外包市场主体。协同推进信息技术、业务流程和知识流程外包服务,着力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服务外包业务。支持服务外包企业以提升研发和创新能力,实现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开展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和云计算所拓展的服务外包新业务,着力打造一批“专精特新”创新型服务外包企业,推进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紧盯世界500强企业和全球服务外包100强企业,吸引国际服务外包龙头型、规模型企业落户襄阳。

突出服务外包发展重点。重点发展信息技术外包。以襄阳软件园、汉江创新创业园、环球金融城、国际金融中心等为主体,发挥北盛科技、安式软件、蜂云软件等信息科技公司的骨干带动作用,大力发展软件定制研发、信息技术解决方案、信息技术运营和维护等信息技术外包服务。突破发展业务流程外包。以酷娱科技、襄阳网科、国脉软件、淘大集等公司为重点,发展互联网营销推广、供应链管理等业务运营服务;依托超卓航空等机械维修类公司,以开展交通工具、工程机械、医疗设备等专用设备维修维护为主要内容的业务流程外包服务。壮大发展知识流程外包。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互融合,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鼓励规上工业企业积极承接国内外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等外包业务;以襄城医药化工产业园、南漳统领有机生物科技产业园为主体,大力发展医药及生物技术研发服务;以中国移动5G赋能的襄阳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达安检测中心等为重点,大力发展检验检测等商务服务类型知识流程外包业务。

协调发展服务外包市场。协调发展离岸外包与在岸外包业务,形成服务外包国际国内市场双轮驱动、协调发展的格局。通过国内外重要展会平台和大型经贸活动,组织服务外包企业“走出去”。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服务外包业务合作,促进服务外包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协调发展。

(四)全面拓展合作空间

依托铁路资源优势,提升对外开放功能,放大中欧班列、跨境电子商务等品牌效应,促进各类开放平台功能集合和联动发展,推动形成服务业开放合作新高地。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合作,围绕现代物流、文化旅游、服务外包等领域,建立联系紧密、优势互补的开放合作新模式。以打造“千里汽车走廊”为导向,发挥襄阳市服务业辐射带动作用,引领“襄十随神”城市群高质量协同发展,实现各城市之间空间联合、交通联结、市场联动、产业联接,加强同汉江生态经济带城市之间产业合作,打造独具区域特色的发展模式,实现双赢、多赢、共赢的良好态势。加强襄阳各县(市、区)、开发区板块合作分工、优势互补,促使全市形成功能互补、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优化内部联动,增强区域实力。

九、强化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建立统筹协调、分工协作、多方联动的服务业发展推进机制,着力营造有利于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全力提升全市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一)加强组织协调

充分发挥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的宏观指导、统筹规划、政策扶持和综合协调。健全完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等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及时发布年度工作要点、协调重大事项、研究重大问题、沟通重要信息等,形成推进服务业规划的实施合力。明确服务业各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责,形成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决策、服务业办公室协调、部门具体推动,全市上下齐抓共推服务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强化要素支撑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贯彻落实国家、湖北省、襄阳市已出台的各项扶持服务业发展优惠政策,加大本级财政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各类中央财政资金和省服务业资金,引导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全市服务业发展建设,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和薄弱环节加快发展,重点支持金融服务、总部经济、科技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数字服务、节能环保、人力资源、通用航空等新兴服务业发展。

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健全政府投入与市场补偿相结合的投融资机制。加强政府、企业和银行之间的沟通衔接,引导银行向服务业企业和服务业项目发放贷款。积极推广供应链融资、物流融资、网络融资等金融产品,建立中小企业信贷审批和风险定价机制,提升服务业中小企业的信贷审批和发放效率。探索股权或基金投入模式,支持金融机构和有实力的企业建立服务业产业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加强服务业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鼓励各类创业投资机构、风险投资机构、信用担保机构面向服务业企业开展业务。

完善服务业用地政策。做好服务业用地的规划、储备和供应工作,合理调整城市用地结构,适度扩大服务业发展规划控制范围和预留空间。支持利用闲置厂房、仓库、楼宇等存量房产资源兴办文化创意、文化娱乐、健康养老等服务业。对重点支持的服务业项目用地,在周边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提高开发建设强度。实施“退二进三”“退低进高”,对提高自有工业用地容积率用于自营生产性服务业的工业企业,依法按新用途办理相关手续。

放开竞争性领域和环节服务价格。深化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价格改革,营利性机构提供的服务实行经营者依法自主定价;推进实施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并常态化公示。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全面落实工商用电同价政策,落实国家鼓励类服务业用水与工业同价;开展商业用户选择执行行业平均电价或峰谷分时电价试点。落实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税费减免、资金支持、水电气热价格优惠等扶持政策。

(三)强化人才支撑

积极引进培养高端人才。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围绕新兴产业和物流、商贸、金融、康养、文化等领域,依托服务业产业和企业发展需求,面向全球引进服务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集聚一批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加强高层次服务人才平台建设,吸引国内外科研创新团队、优秀中青年人才来襄阳发展。加强校企合作,发挥重大研发平台、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技师工作站等创新基地作用,培养创新型服务领军人才。

全面培养实用人才。充分利用职业教育资源,有计划地开设服务业紧缺专业,逐步扩大招生规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加大服务领域高端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扩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规模,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完善职业培训补贴政策,鼓励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持续更新。

健全人才使用和激励机制。打破制度障碍,完善职称评定、薪酬制度、社会保障等配套制度,促进医疗、教育、科技、文化等各领域人才有序自由流动。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畅通技能人才成长路径,推动服务从业人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加强劳动保护和职业防护,积极改善医疗、养老服务护理人员等工作条件。健全人才创新成果收益分配机制,支持人才以知识、技能、管理等多种创新要素参与分配。

(四)强化项目支撑

按照“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要求,谋划推进服务业重大产业、园区、平台建设,每年策划一批、入库一批、实施一批,争取一批带动全局、事关长远的重大服务业项目得到国家、湖北省支持。建立健全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项目推进机制,细化工作措施,逐个落实任务节点,精心组织实施;项目责任单位要主动作为,优化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问题,确保项目按计划开工、按时序推进、按节点竣工。

(五)全力促进消费

适应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消费需求,推动生产模式和产业组织方式创新,持续扩大优质消费品、中高端产品供给,满足居民消费升级新需求;打通消费领域的堵点和痛点,破除制约消费的体制机制障碍,优化消费环境,稳定消费预期,全面落实鼓励汽车、家电消费等政策,挖掘汽车、家电消费潜力,大力引导文化旅游、健康养老、休闲度假等民生幸福消费等,用足用好国家促进消费升级政策,深入挖掘城乡消费潜力,激发城乡消费活力;加快培育线上线下融合等新模式,推动新场景新应用落地,大力发展假日消费和夜间消费,提升传统消费,扩大新型消费,创造便民惠民利民的消费新体验;积极发展消费信贷,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实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行动计划,采取增加居民收入与减负并举等措施,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持续释放消费潜力,增强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促进消费上规模、上水平、上品质。

(六)加强考核评估

按照“十四五”发展要求和导向,健全服务业发展目标任务考核机制,完善襄阳市服务业考核评价办法,建立规划目标责任制,将“十四五”规划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落实到服务业发展年度计划中,明确各项目标任务的部门职责,加大服务业考核在市政绩考核中的权重,重点考核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重点工作推进、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以此推进服务业规划落实。组织开展服务业规划中期评估,并视评估情况,进行动态修订调整。

(七)强化统计监测

进一步健全统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分工合作的服务业统计工作机制,健全数据互通共享机制。加快建立科学、统一、全面、协调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建立健全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统计分类,完善服务业发展指标体系和统计方法,完善统计分类标准和指标体系,改进小微服务企业抽样调查和数据采集,加强和改进服务业增加值核算,提高统计数据精准度。建立健全生产性服务业、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文化创意等服务业重点领域的统计方法和统计制度,全面掌握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和重点任务情况。健全服务业统计信息发布制度。加强大数据在服务业统计中的应用,为精准施策提供科学依据。


政策解读:一图解读丨襄阳市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

 
襄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 地址:襄城区铁佛寺路57号(原襄阳市广播电视大学院内) 联系电话:0710-3534576 邮编:441021
派驻纪检组电话:0710-3511289  E-mail:zxjgjjz@163.com  地址:襄城区荆州街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206000040 鄂公网安备:42060602000370号 鄂ICP备19012107号 网站地图
总编辑:朱冬林 责任编辑:高其峰